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引言:每年的感恩节,我都会听到有人——而且其中居然有不少基督徒——正义凛然地要给大家科普,说感恩节第一是美国节日,中国人不应该过;第二这个节日也非常血腥,因为当年印第安人好心帮助清教徒渡过难关,结果清教徒却恩将仇报,屠杀了印第安人……

1

◆◆◆

印第安人问题里头曲折是非太过复杂,至今也多有争议,但“清教徒屠杀印第安人”一说,是其中事实最为清晰的,也是都市传说最为颠倒黑白的一个故事。

因为“清教徒屠杀印第安人”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谎言。

遗憾的是,包括许多基督徒在内的当代人,已经像学胡语的汉儿一样,学会了外邦人的叙事模式,忘记了基督教的历史渊源。

据说谎言重复千遍就要成为真理。所以如果不加澄清,就会越来越传得很凶,辱没主名。

因此很有必要先弄清楚,感恩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教徒的价值观

清教徒移民北美,为的是寻求宗教自由与稳定的生活,但他们也提到“最后一点,但绝不是最不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满怀希望和热情,想要在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为传播基督的福音,扩展基督的国度,或者至少开辟一条通道”。

“向原始人传福音”是一条很重要的政治正确,连清教徒的投资商——他们主要为了殖民生意赚来利润,也会在信件里说移民的目的是“带领那些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认识上帝”。

恨恶野人,便成了他们不该有的心理,好比牧羊人不该因为他的羊走丢了一只就开始恨它。

要谈论清教徒有没有歧视印第安人则很麻烦,按今天的标准,他们当然是歧视了。

他们管印第安人叫野人,对他们总是一开始就高度提防,每每在印第安人间发现高尚之事,就表露得很稀奇,他们也看不起印第安人的习俗,最重要的是还不肯实行对等原则,无论哪边杀人伤人,都要求按他们的法律来处置……

2

◆◆◆

印第安人的野蛮与白人罪犯

当时印第安人抓住白人后,就会从一个酋长手头转到另一个酋长手头,供他们戏弄玩乐,待遇连奴隶都不如——至于马萨索酋长有没有参与其中,《开拓史》没有谈,不过马萨索的部落确实在跟英国人交好前请巫师诅咒过他们。

《开拓史》里提到的白人也并非就一定是善类,除了这三个罪犯(不属于清教徒),新普利茅斯还有其他许多不属于清教徒的“私人定居者”,总督对他们多有怨言。

《开拓史》还引用德摩尔船长的报告说,某部落之所以仇视英国人,全因为一个英国人曾邀请他们上船,却设埋伏射杀他们,虽然部落的人并不能确定那人真是英国人,但“法国人对他们说是”。

当时,不同国籍的殖民者互相攻击一点也不稀奇,甚至英国人里,也有墨顿这种给印第安人卖枪支弹药赚取暴利的人,完全不在乎他的行为将严重威胁他英国同胞和其他印第安部落的生命安全。

有一个冒险商韦斯顿的殖民地,经营不善,挥霍浪费,没了粮食,竟打起抢劫印第安人的主意来。印第安人更狠,他们早打起了杀害这群英国人获取他们财物的算盘。清教徒们从马萨索那里得到情报后,派出武装营救了那块殖民地的居民,并处死了7名预谋发动屠杀的印第安人。

清教徒的这种处理,引发了他们远在荷兰莱顿(清教徒来美前居住的城市,当时教会还有一半人因缺乏资金而暂时没有赴美)的牧师约翰.罗宾逊的批评。他在信里写了一大段来谈此事(当时他们半年才能通上一次信)。

罗宾逊同意那些印第安人罪有应得,但他又说那些“异类基督徒”(被营救的英国人)挑衅在先,他认为那7名印第安人“令人怜悯”,“看不到有什么必要杀死那么多人”,还劝告道:“有一件事在人眼里被看做是好的,却不见得讨上帝喜悦,那就是让未开化的野蛮人感到恐惧。”

清教徒的无私精神在年印第安人爆发天花时也表现过。他们起初也害怕染病,但看到印第安人的惨状,就同情他们,每天给他们带去食物,帮他们生火、烧水,帮他们掩埋尸体,连续这样照顾了好几星期的病人,虽然无力挽救多少人,却获得了这一带听说此事的印第安人的敬意。

五月花号载去美洲的清教徒就是这样一群人。如果更加清晰的去了解下当时清教徒在北美的艰难生活,大家可以去看下莱昂纳多主演的《荒野生存》。整个当时整个美洲大陆的生存环境就是那样,为啥非说他们屠杀了印第安人呢?

3

◆◆◆

当我们讨论“感恩节”时,或许有必要首先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有关五月花号和第一个感恩节,目前最可靠的资料就是《普利茅斯开拓史》。这本书是五月花号的乘客之一,后来担任普利茅斯总督三十多年的威廉·布拉福德所写。这份当事人的权威记录里边还保存了很多当时的档案、信件、公文的内容,是研究那一时期历史事件的最有价值,事实上也是唯一的资料。

关于屠杀列举几个要点:

1:司空图(Squanto)

其实这个人通常译为“斯昆托”。他是个印第安人,并且是基督徒。

五月花到来的几年前,他的部落爆发瘟疫,他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后来被一位叫亨特的船长带走,准备卖到西班牙当奴隶。

但他中途逃到了英格兰,被一个伦敦商人收留,在那里归信基督教。再后来,他为一个英国船长德摩尔做翻译和向导,才又回到了老家。因此,他在与清教徒接触前已经会说英语。

斯昆托教会清教徒很多事情,除了怎么种植印第安玉米,还有怎样施肥,到哪里可以捕鱼,如何与印第安人交易等等。清教徒感慨他是“上帝为了我们的益处而特别派来帮助我们的人”。

但这个人后来也妄自尊大,以清教徒代理人自居,仗着清教徒的势力在部落中招摇撞骗威胁恐吓以便为自己谋利,也曾被清教徒们警惕并责备。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言他还是给了清教徒很多帮助。他死于年,以基督教仪式安葬。

大屠杀

历史学家WilliamM.Osborn统计了北美殖民开始到年的所有“暴行”(atrocity)受害者:欧洲人残害印第安人共人,印第安人残害欧洲人共人。

“淳朴善良”印第安:

他们给清教徒的见面礼是破坏与攻击,并且这种行为不断持续,愈演愈烈。

除了斯昆托的酋长马索萨及其部落,大多数印第安人对清教徒并不友好,尽管清教徒所求的仅仅是和平与贸易。

印第安人给他们的第一个招呼就是射来的箭;他们还没呆满两年,就得到了弗吉尼亚的白人被印第安人屠杀殆尽的消息;他们对印第安人背弃协议司空见惯。

就连他们后来相处很融洽的那个地区,土著们也在他们抵达的三年前抓获了几名帆船失事的法国人(其余的则被他们杀了),从一个酋长手头转到另一个酋长手头,供他们戏弄玩乐,待遇连奴隶都不如——至于马萨索酋长有没有参与其中,《开拓史》没有谈,不过马萨索的部落确实在跟英国人交好前请巫师诅咒过他们。

歧视:

非要以今天标准来说,那么清教徒的确歧视印第安人,比如他们管印第安人叫野人,对他们总是高度提防,在印第安人间发现高尚之事时表现得很稀奇。

他们也看不起印第安人的习俗。清教徒还不肯实行对等原则,无论哪边杀人伤人,都要求按清教徒政府的法律来处置……但若以当时的处境论,他们的表现太正常了。

《开拓史》记录了两起新普利茅斯的谋杀案。第二起便是三名英国人谋杀抢劫一位印第安商人的案件,受害者当时没死,还爬回了自己的部落,于是,印第安人抓住了罪犯,向英国人的法庭起诉他们。

经过审讯,出示证据,陪审团最终宣判他们有罪,并执行了死刑。对于此案,《开拓史》也如实记载了“有些无知的居民反对为了一个印第安人就要处死一个英国人”。所以,纯粹的歧视也是有的。

清教徒的善行:

与马萨索的部落结盟后,清教徒过去送礼,才知道他们的人在三年前的一次瘟疫中大量死去,日子过得苦,还受大湾另一边的拿拉根塞人威胁。

于是清教徒把锄头给他们,又教他们使用这种工具开垦,他们的玉米种植才增长起来。清教徒的无私精神在年印第安人爆发天花时也表现过。

他们起初也害怕染病,但看到印第安人的惨状,就同情他们,每天给他们带去食物,帮他们生火、烧水,帮他们掩埋尸体,连续这样照顾了好几星期的病人,虽然无力挽救多少人,却获得了这一带听说此事的印第安人的敬意。

大丰收:

清教徒找到的第一批种子,是在被印第安人抛弃的营地里找到的,并且在后来找到这些人时给予了补偿。

但农场头几年的歉收,最主要原因,中国人都能明白,就是清教徒起初采取了人民公社式的大锅饭制度。直到改成“包产到户”,才开始丰收。

布拉福德总督后来写到:我们这几年建立的公共事业的失败证明了柏拉图以及其他先贤所描绘并被后人称赞的剥夺私有制,并代替以公有制的社会制度能让社会变的富足和快乐的设想是空洞的,人类的智慧岂能与神相比?

感恩节:

所以什么印第安人教会了清教徒种玉米,甚至慷慨送来物资等等,并非如此(贸易和馈赠并不是一回事)。

清教徒的第一个庆祝丰收的感恩节是为了感谢上帝,当然也感谢帮助他们的基督徒斯昆托。

所以感恩节不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但感恩节邀请了斯昆托和马索萨部落的人来联欢倒是真的。第一个感恩节吃了在旷野中猎取的火鸡,这一习俗也保留至今。

第一个感恩节

大家后台回复:《荒野生存》下载电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dt/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