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发布高等学校和托幼机构寒假前后新
高等学校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加之春节、寒假将至,人员流动频繁,高校师生员工动态管理难度加大,对学校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风险。为指导高等学校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学校防控主体责任,保护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完全贯彻落实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下发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基础上,结合目前疫情防控需要,现将高等学校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梳理如下: 寒假前 1、坚持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日常管理工作。按照《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传染病叠加风险,做到常见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做好春季学期开学预案。 2、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认真落实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因病缺课(勤)追踪登记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精准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异常情况,督促其立即就医,并追踪其核酸检测结果以及诊疗情况。 3、加强重点场所管理。进一步加强进出校门管理,做好校园环境清洁,坚持每日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宿舍、浴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保洁及消毒,落实“人物同防”要求,做好防疫措施日常检查和风险排查工作。 4、严格落实聚集性活动管理。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建议不组织单场50人以上线下室内集体活动,确需召开线下会议或举办活动的,报属地县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备案,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律不得组织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会等活动。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校期间,师生员工应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自觉进行健康监测,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避免非必要的进食,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接收快递包裹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打开货物前对其包装用酒精消毒。 6、做好学校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不采购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材;合理设置洗手池等基本设施,提示师生员工就餐前做好手卫生,就餐时保持安全距离,采用分餐制并错时错峰、单向就餐;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严格做好食品采购人员防护,强化技术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做好食堂从业人员每日健康监测和记录;鼓励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自愿接受核酸检测,主动防范新冠肺炎病毒通过冷链食品传播的风险。 7、进一步加强教职员工管理。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严肃工作纪律,动态掌握教职员工、尤其是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苏的教职员工(含家属)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确保防控措施精准到位。 8、“一校一策”放寒假。各校应根据疫情防控态势,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有序放假离校。若学校所在地和学生生源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均属于低风险地区,且14天内均无本土确诊病例的,应鼓励学生尽早离校返乡;若学校所在地、学生生源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学校,应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暂时不让学生离校,待疫情有效控制后,再安排学生分批有序离校返乡。 9、做好假期前疫情防控培训。各校应在寒假前组织开展一次疫情防控专题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加强寒假期间的自我防护,自觉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放假前,健康联络人应以告知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dx/10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苏教育发布全力打赢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