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前沿

1.研究人员发现珊瑚可以通过训练来耐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热应力

由迈阿密大学罗森斯蒂尔海洋和大气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进行了90天压力温度处理的珊瑚对水温升高的耐受性更强。这些发现为珊瑚修复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在退化的珊瑚礁上种植培育鹿角珊瑚的成功率。因为气候变化使海洋温度持续变暖,导致珊瑚白化事件更加频繁,鹿角珊瑚已经在整个南佛罗里达州和加勒比海地区死亡,并被列为濒危物种。为了进行实验,研究人员收集了加勒比鹿角珊瑚的六个不同遗传个体的珊瑚碎片,并将它们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现场控制、实验室控制和可变温度处理。实验室对照组和变温处理组的珊瑚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处理,其中实验室对照组保持在28摄氏度的恒定温度下,而变温处理组的珊瑚则在28至31摄氏度之间承受波动的温度,每天两次,为期三个月。然后,科学家们用照片测量了漂白的进展,以及珊瑚在漂白前忍受热应力的天数。他们发现,与未经处理的珊瑚相比,变温处理明显提高了珊瑚在热应激中的耐力,时间为数天。此外,他们发现,未经处理的珊瑚更有可能迅速屈服于类似疾病的组织损失。

2.美国研究远古化石发现:现代章鱼的祖先有10条腕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现代章鱼的祖先有10条腕,生活在距今3.28亿年前的海洋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一块远古章鱼化石得出上述结论,研究报告刊载于《自然·通讯》杂志。化石中的生物体长12厘米,体型接近现代乌贼,有10条腕,其中的两条腕格外长,长度相当于其他腕的两倍,腕上吸盘清晰可见。研究人员将这种生物命名为Syllipsimopodibideni,称其是章鱼和吸血鬼乌贼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祖先,是章鱼所属头足类动物八腕总目下幽灵蛸目的新物种。研究人员发表声明说,化石研究证实了科学家先前的猜想,即幽灵蛸目动物最初有10条腕,后来逐渐演化为8条。研究显示,这块化石的发现,把先前科研人员认为幽灵蛸目动物出现的时间提前了约万年。

3.科学家发现了南极鱼基本生长受到限制的首个证据

南极鱼经过几千年的适应已经在南大洋的冰冷温度下生存。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们已经失去了以其温暖水域的表亲的速度生长的能力,即使它们现在被保持在相同的水温下。这项研究由普利茅斯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展开,他们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dx/1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