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在马萨诸塞湾的“清教派”占有了主政权后,他们容不下不同政见者和不同信仰者,这就导致了异见者的不满,托马斯·胡克就是其中一位。

托马斯是个虔诚的清教徒,曾获剑桥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做了几年神学教授。除此之外,他还是演说家和政论家。

康涅狄格

年,因分歧,托马斯带领个支持者离开马萨诸塞,来到位于哈福特的康涅狄格河谷,建立起“康涅狄格殖民地”。之后又与其他两个小殖民地合并,形成了现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

康涅狄格州

康涅狄格州,美丽、舒展、安详、清澈。康涅狄格河穿过新英格兰茂密的森林,使得这里春天芬芳、夏天清幽、秋天缤纷,处处景色如画,海滨水产也异常丰富。

因康涅狄格河谷,让康涅狄格成为新英格兰最肥沃的土地和丰足的粮仓,也成为移民者们新的梦想之地。可是,此时的康涅狄格没经过英王的批准,属于“非法”。

于是,康涅狄格的投资人为殖民地选择了马塞诸塞总督的长子小约翰·温斯洛普做了总督。小温斯洛普为了康涅狄格取得合法地位来到伦敦,他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让国王批准了康涅狄格的宪章。这个宪章的条款比其他所有殖民地宪章的条款都宽松,给了康涅狄格极大的自主权,使得康涅狄格的领土延伸到太平洋沿岸。

年,托马斯起草了康涅狄格的《基本秩序》,这是新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的理念和结构对以后美国各州的宪法以及《美国宪法》都有深远的影响。这部宪法开始了“美式”民主制度在新大陆的“定点实验”,所以康涅狄格州的别号之一就是“宪法之州”。

缅因和新罕布什尔

在康涅狄格逐渐成形的同时,英王把马萨诸塞湾北面的一大片土地赐给了两个好朋友:约翰·梅森和弗迪南多·高吉斯。他们俩把这片土地一分为二,既今天的缅因州和新罕布什尔州。

至此,“新英格兰”所有的殖民地均已形成,她们是:普利茅斯,马萨诸塞湾,罗得岛,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

菲利普国王的战争

辽阔的北美大陆让英国人的贪婪之心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面对似乎挖掘不尽的新大陆,殖民者们只想多了还要更多。但是,他们却忘记美洲是有主人的,这就是印第安人,他们已经在这块大陆上生活了几千年。原有的主人怎能容忍后来者无所止息地侵占呢?

在已经形成的新英格兰殖民地上,主要生活着“万帕诺亚格族”和“纳拉甘西特族”的印第安人,这是一些比较喜爱和平的印第安人。“万帕诺亚格族”的首领马萨索伊就曾与普利茅斯的第一任总督约翰·卡沃签订过和平协议。正是因为印第安人的帮助,才让清教徒们起死回生,得以在新大陆殖民地生存下来。

殖民者和印第安人曾经和睦相处过。

在清教徒们来到普利茅斯新大陆的起初五十多年里,殖民者和这里的印第安人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甚至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马萨诸塞的殖民者却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但也能和睦相处。印第安人教会殖民者农业种植,殖民者也教会印第安人畜牧养殖、其它欧洲先进技术,以及骑马术。正是殖民者把马引进美洲,印第安人立刻如虎添翼,原来他们是天生的骑手。

经过多年的交易,印第安人习惯了用殖民者带来的武器打猎。可是,随着殖民者的人数增加以及所占土地的不断扩大,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马萨诸塞湾的清教徒还强迫印第安人信奉基督教,但印第安人有自己的信仰。生存和信仰危机,让印第安人对殖民者逐渐产生逆反心,这样的逆反心理一直积蓄到菲利普成为印第安人首领。

菲利普的哥哥在与殖民者谈判的路上死亡,这让他相信是殖民者谋害了他的哥哥。于是,菲利普王开始联络其他的印第安人部落,想携手对敌。可是,印第安人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团结。不同时期迁来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光语言就有三百多种,部落之间相互沟通都有困难,更不要说联合了。

菲利普还没有做好准备,战争就因一个偶然事件突然爆发了。起因是一个叫约翰·萨塞蒙的印第安人基督徒,曾在哈佛学习,他是殖民者的朋友,也是菲利普的顾问。

年5月,约翰跑到普利茅斯说菲利普要袭击殖民地,随后他就被印第安人杀了。于是,普利茅斯草率地逮捕了三个万帕诺亚格族成员,并很快地被审判处死。这引起印第安人群情激愤,在菲利普不知道的情况下,袭击了普利茅斯的一个村庄。普利茅斯和马萨诸塞迅速派军队灭掉了万帕诺亚格族的一个小镇。从此,历时两年的“菲利普国王的战争”开始了。

起初,菲利普的队伍占了上风。他们突然袭击,来去如风,让殖民者防不胜防。普利茅斯、马萨诸塞、康涅狄格、罗得岛等都遭到袭击,损失惨重。但印第安人不擅久战,很容易对战争失去耐心。印第安人又分成两个阵营,有帮着菲利普的,也有站到殖民者一边的。后来,新英格兰殖民地联合起来,互相合作,渐渐扭转了战局。

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整个新英格兰地区都卷了进去,双方都杀红了眼。战争虽然只持续了两年,但极其惨烈:半数以上的殖民者村庄遭到袭击,六百个殖民者和三千个印第安人丢掉了性命。

随着印第安人陷入困境,菲利普渐渐失去了支持。年8月,菲利普被部下所杀。他的头颅被砍下来送到普利茅斯,在那里“示众”了20年,他的妻子和儿子被卖到百慕大为奴。印第安人对殖民者最大规模的反抗以失败告终。

“菲利普国王的战争”使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遭遇灭顶之灾,他们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被迫逃离家园。除了战死的人以外,印第安人还迅速传播着疾病,特别是天花,使得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这个地区变成白人的天下。

菲利普国王之战,也让殖民者损失惨重,却成就了一个坐收渔利者,他就是英国国王。在整个战争中,英国国王没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却让他看到殖民者们的强大战斗力以及新英格兰日益彰显的巨大经济利益。

年,查理二世收回了马萨诸塞湾的宪章,把她变成“皇家殖民地”。年,普利茅斯的合同到期,英王拒绝续约,把普利茅斯强行并入马萨诸塞。康涅狄格因受宪章保护得以生存。罗得岛也受宪章保护,而且是与马萨诸塞信仰不同的“自由之地”,被英王故意保留下来跟“清教派”作对。与此同时,第一个英国“新教”教会在马萨诸塞湾建立起来,从此打破了“清教”信仰对新英格兰的绝对垄断。

英王的这些举动引起殖民者们极大的不满,他们与英国王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为“美国革命”埋下了种子。菲利普国王的战争,让各个殖民地第一次看到了团结的力量,而且开始有了“自主自立”的意识雏形,这种自我意识和凝聚力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勇猛好斗的性格。

“中大西洋殖民地”—纽约和新泽西

新英格兰的格局至此形成,英王又把眼光转向新格兰南面的“中大西洋”地区。英王想把弗吉尼亚与新英格兰连接起来,中大西洋地区就是必经之路。然而,中大西洋地区早就被荷兰人占领了。

早在年,英国人亨利·哈德逊受荷兰西印度公司之托,开始探索北美洲。这年9月,他们驾着一艘叫“半月”的小船来到北美一条河的入海口。哈德逊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直通中国的河道。他决定顺河而上,探个究竟。

今日的哈德逊河

结果,他没有找到中国,却看到了一条气象万千的河流。河水中游着成群结队的三文鱼、鲈鱼等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两岸被青山绿树环绕;地势磅礴大气浑然天成。这就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德逊河”,那个入海口上的小岛叫曼哈顿岛,既现在的纽约市中心。哈德逊探索的地区就是今天的纽约州。

哈德逊回荷兰后说他发现了一片富饶肥沃的土地,引起了荷兰人对北美的极大兴趣。根据哈德逊的报告,西印度公司把哈德逊河流域的今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大部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称为“新荷兰”。

年底,新荷兰总督彼得·米纽特用一些玻璃珠子和其他小商品从当地的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和长岛。这笔买卖形同鸡同鸭讲:这是因为双方自说自话,荷兰人要“购买”曼哈顿做商港,印第安人则以为出卖的是使用权。直到荷兰人命令印第安人搬出曼哈顿时,印第安人才明白自己的土地被侵占了。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终于爆发了年到年的“基夫特战争”。战争结果以印第安人失败告终。

荷兰人占了曼哈顿后,把她很快建设成商船云集的重要港口,各国商人纷沓而至。后来,荷兰人又在哈德逊河的上游建立了另一个贸易城,就是现在纽约州的首府奥尔巴尼。荷兰人来北美的目的不是殖民,而是贸易。所以,荷兰一直没有大规模移民,也没有在北美组建起强大的武装力量。

年,荷兰西印度公司派来一位新总督。他的名字叫彼得·史岱文森。史岱文森是“新荷兰”最有名也最能干的总督。他扩建了殖民地,并在曼哈顿岛南端建起一座墙,以防野狼袭击。此时,荷兰西印度公司也开始组织荷兰人移民北美。

今日的曼哈顿岛

就在荷兰人准备大张旗鼓地发展北美殖民地的时候,英国人早就对这块富饶的土地垂涎欲滴了。年,英王查理二世想把“新荷兰”所在的“中大西洋”地区封给了自己的弟弟约克公爵。约克公爵派人率领四艘军舰驶进曼哈顿港,要求荷兰人立刻投降。英国人向史岱文森保证,只要他交出“新荷兰”,就享有“生命、财产和自由”。史岱文森同意了英国人的条件,于是,荷兰人一枪没放就撤出了新大陆。

约克公爵把“新荷兰”改名为“新约克”,既为“纽约”。“新阿姆斯特丹”变成了“纽约市”。

英国人接管纽约市后,把曼哈顿修的那面墙拆掉,改成一条街,这就是“华尔街”;又把原先的一条河道填平,改成“百老汇”。如今的“华尔街”已是“资本”的代名词,“百老汇”也成了“舞台”的同义语,成为世界各国艺术家们施展才华和梦想之地。

约克公爵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他的封地享有最大的特权。所以,他能把奴隶贸易引进纽约,因为这样能赚大钱。同时,他还割出一块地给了两个好朋友,让他们建立殖民地。其中一个朋友生于英国的“泽西岛”,这个殖民地就被命名为“新泽西”,这就是现在美国的新泽西州。

约克公爵和两个朋友把大西洋的这片新大陆建设成宗教自由、贸易自由、比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都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殖民地。他们制定了完善的宪章,特别强调宗教自由,还建立了议会。任何宗教派别在这里都有投票权。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大西洋”殖民地,从一开始就以天赋人权的姿态拥抱所有到新大陆追求平等权利梦想的人。

宾夕法尼亚

宾夕法尼亚州

年,纽约南面、新泽西西面的那一大片森林,迎来了一个新的主人,也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宾夕法尼亚”,意思是“宾的树林”。这就是今天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

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叫威廉·宾,“宾的树林”里的“宾”是他的父亲,英国海军上将威廉·宾爵士。

年,威廉·宾来到世上。年,威廉来到牛津大学读书,他表现出对神学、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浓厚兴趣。威廉·宾接受的是严格的清教徒式教育。

因激进被开除后,十八岁的威廉被送到巴黎学习礼仪。但宾看不惯巴黎盛行的炫耀、浮夸风气,他开始寻找精神的寄托,并意识到人应该有“自由的意志”,追求自己的宗教理想。

两年后,宾回到伦敦。宾的父亲希望儿子继承衣钵,效忠王室。而宾对“教友会”却愈加亲近。

此时,“教友会”在欧洲各国和新大陆都被视为非法组织,参加其聚会是很危险的。尽管如此,宾还是开始频繁地出席“教友会”的会议,不久就被抓进监狱。宾索性公开声明他是“教友会”成员,并正式加入“教友会”。这一年,他22岁。

之前已经介绍过“教友会”。“教友会”主张人与上帝的直接交流,拒绝服从任何世俗或教会的权威。他们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只拜上帝,不拜国王。“教友会”对西方文明最大的影响是让人们意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它的“人人平等”等主张成为西方民主的基础。

大家对这个头像熟悉吧?这就是“教友会”成员的经典形象。

宾觉得“教友会”的主张非常符合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这让宾的父亲一怒之下再次把他踢出家,并冻结了他的继承权。

无家可归的威廉·宾搬去跟其他的“教友会”教徒一起住,与“教友会”创始人乔治·福克斯成为好朋友。他随着福克斯四处传教,渐渐成为“教友会”最重要的神学家,理论家,和代言人。

年,宾的父亲病重。父子俩在多年的对抗之后终于互相谅解。宾的父亲写信给查理二世和国王的弟弟约克公爵,请他们关照宾。国王和公爵因宾的父亲多年来对王室的贡献表示不会为难宾。宾的父亲去世,留给了宾巨额家产。

威廉·宾一夜之间成为伦敦最富的人之一,连查理二世都欠他的钱。国王曾向宾的父亲借过巨债,一直没还上。同时,王室对“教友会”的打压并未消弱。于是,宾决定为“教友会”信徒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他向国王请求在北美获得一块土地。出于抵债的心理,查理二世居然把纽约南边整整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授给了宾,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宾夕法尼亚”,意思是“宾的树林”,用来纪念宾的父亲。

宾夕法尼亚的面积相当于中国福建省的面积,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让宾成为了有史以来除王室以外最大的地主。不仅如此,国王给宾夕法尼亚的宪章条款非常宽松,宾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建立自治政府。

宾把这得来的一切归感恩于上帝。他说:“我的上帝让我历尽艰辛,终有所得。我相信,他一定会保佑这片土地,让她成为一个新国家的种子。”

威廉.宾雕像

年,宾来到北美,他要在这里实践“教友会”的社会理想,他把它称为“神圣的实验”。他为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制定了一份“政府大纲”,保护殖民者的权利。他还起草了“自由宪章”,保障司法公正、宗教自由、选举自由、免于不公正拘禁的自由。

宾夕法尼亚首府费城的意思是“兄弟友爱之城”,由于“教友会”背景,今天的费城仍然被称为“贵格之城”。费城的设计美观大方,整齐开阔,是当时北美最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教友会”对科学和医学的开明态度也让费城成为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领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对实用科技也很推崇,这是北美其他城市没法相比的。

在宾夕法尼亚,威廉·宾实践了“教友会”向善与和平的理念。在设计政府结构时,宾的创见是:制定一部可以修改的法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宾认为,一个可以修正的基本法能够避免动乱和革命。他建立了“两院制”议会来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和实施公平的税收。他鼓励自由信仰和自由竞争,提倡人人平等,声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在宾夕法尼亚,只有两种罪是死刑:叛国和谋杀,而且所有的案子都要由陪审团听证。

“教友会”是第一个反对奴隶制的团体,这是基于它“人人平等”的原则。宾也反对奴隶制,但他自己就拥有奴隶,甚至从事奴隶贸易。他唯一做到的就是改善奴隶的待遇和生活状况。在这个历史时期,奴隶制还是一个不能自动消除的社会顽疾,不经历一场血腥的战争来治疗,奴隶制就不能被废除。不破不立,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宾自由开放的政策吸引了欧洲各国的移民来到宾夕法尼亚定居,费城很快就发展成北美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宾家族一直拥有殖民地的主权,直到“美国革命”。

特拉华

特拉华大学

当初,因为宾夕法尼亚没有入海口,约克公爵把今特拉华州地区以长期租赁的形式送给宾。年美国宣布独立时,这个地区成了一个独立的州,就是今天的特拉华州。

年,威廉·宾去世。他为宾夕法尼亚耗尽了全部家产,死时身无分文。宾的“可修改的基本法”概念被《美国宪法》吸收,列为《宪法》第五条。“修正条款”让《美国宪法》在二百三十多年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又从未被推倒重来,既稳定又灵活,成为世界各国的榜样。

到此为止,我们总结了“中大西洋”殖民地的由来,她们是: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从新英格兰到中大西洋,我们随着英国殖民者的足迹,由北往南,又回到“古老”的南方。此时,弗吉尼亚已经不再孤独。又有几个新的殖民地在她周围建立起来。她们是:南北卡罗兰纳和佐治亚。

南北卡罗兰纳

年,英王查理二世把弗吉尼亚和佛罗里达之间的一大片地区封给了八位贵族领主,他们把这个殖民地叫做“卡罗来纳”,后来分成“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

这些贵族们派人代替自己来管理殖民地,卡罗来纳成了靛青和大米的产地。靛青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染料,卡罗来纳因此发了财。气候湿热、河道纵横的南卡罗来纳也是种大米的好地方。

查尔斯顿港

殖民者们在南卡建立了一个港口,命名为“查尔斯顿”。查尔斯顿很快就成了南方最忙碌的港口,也是最有贵族气息的城市。因种植业需用大量劳动力,这就让南卡成为奴隶制重地,成就了很多拥有大量奴隶的大种植园主。

北卡罗来纳的土地不够肥沃,人们需要辛勤劳动才能养活自己。所以,北卡的大多数殖民者是自耕农,很少有大种植园主。在这种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北卡罗来纳成了北美最“民主”的殖民地。然而,北卡的民主基本上属于“无政府”状态。殖民地的管理人很少理事,这让北卡成了海盗猖獗的地方。

英王后来将南、北卡罗来纳收回,变成“皇家殖民地”。到十八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已经建立了十二个殖民地。距离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十三州还差一州,她就是佐治亚。

佐治亚

佐治亚州议会大厦

佛罗里达,一直被西班牙人占据,还经常派人搔扰卡罗来纳,弄得人们苦不堪言。一位英国将军名为詹姆斯·奥格尔索普解决了这个难题。

詹姆斯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就学于牛津大学。在弃笔从戎并参加了英国与土耳其的战争后,詹姆斯当选为英国议会的议员,成长为一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詹姆斯非常关心英国平民的生活状况,积极推行社会改革,为平民争取权利。詹姆斯向国王乔治二世建议,在北美南部卡罗来纳和佛罗里达之间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让英国监狱里的债务人移民北美,既为他们提供一个生存空间,也可以挡住西班牙的进攻。他自告奋勇,愿意率人开辟这个殖民地。

詹姆斯还想在这个新殖民地实现他的社会理想,那就是要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快乐的人间天堂,他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英国人的权利”。

乔治二世批准了新殖民地的宪章。宪章中明文规定,殖民地将禁酒,并宣布奴隶制为非法。年底,经过88天的艰苦航行,詹姆斯带领第一批殖民者终于在北美登陆,他们建立了殖民地的第一个首府萨瓦那,命名新殖民地为“佐治亚”。

詹姆斯从当地的印第安人手中购买了一大片土地,建起军事要塞,以防西班牙的袭击。佐治亚的建立激化了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年,两国之间终于大打出手,一打就是9年。

战争的主战场在北美,就是佐治亚和佛罗里达之间。由于詹姆斯的军事天才,佐治亚在没有其他殖民地帮助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对抗西班牙,成功地保卫了英属殖民地的安全,战争最终以英国的小胜而告终。

然而,在詹姆斯辞去佐治亚总督后,佐治亚变成“皇家殖民地”,殖民地议会取消了禁酒令,也让奴隶制变得合法。佐治亚终于加入其他南方殖民地的行列,成了拥有大量奴隶的大种植园主的天下。

至此,英国在北美有了十三个殖民地,她们就是未来美利坚合众国最初的十三个州,也是“星条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条横杠。

她们是四个新英格兰殖民地:马萨诸塞,罗得岛,康涅狄格,新罕布什尔;四个中大西洋殖民地: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五个南方殖民地: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

美国国旗十三条横杠代表独立战争时最初的十三州。

其中,罗得岛和康涅狄格是“公司殖民地”或“宪章殖民地”,完全享有自治权,根据宪章选举政府。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是“私人殖民地”,她们分别属于宾家族和卡尔沃特家族,由他们指定总督。其余的八个都是“皇家殖民地”,由国王派总督进行管理。但所有的殖民地都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处理日常事务,拥有很大的自治权。

十三个殖民地就像十三个性格各异的孩子,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就是热爱自由。这些孩子们率性自然,敢爱敢恨,在北美新殖民地上无拘无束地挥洒着自己的真性情。此时,她们仍以崇拜的目光看着远在天边的祖国,为她骄傲,也随时准备为她战斗。而那位正经历人生辉煌的母亲英国,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当她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当母亲的怀抱再也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时,她们将离她而去,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那么,在广袤的新大陆上,历史将怎样指引殖民者们走过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呢?

请看信仰之国——美国的故事(7)—“英国内乱、英法战争以及华盛顿闻名于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c/1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