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生物塑料在资源利用和可降解等方面比传统塑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行业和政府开始提出“可降解塑料”是替代传统塑料的解决办法。然而,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叫法的可降解塑料鱼龙混杂,常常搞得民众甚至是相关从业者晕头转向。这些标榜可降解的塑料材料,是否真的都能在某种环境中被完全分解呢?去年的3月,欧盟正式通过了包括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Oxo-degradableplastics)产品在内的多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提案,欧盟议会并在同年6月5日通过欧盟指令(EU)/,其中包括禁止氧降解塑料(oxo-degradableplastic)制成的一次性塑料产品在欧盟成员国市场上流通。为什么欧盟要禁止这种降解塑料呢?实际上,早在年,由艾伦· 基金会(EllenMacArthurFoundation)发起的一项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包装的倡议,就得到了超过家企业与组织的支持,其中包括知名品牌:联合利华,雀巢和百事,环保NGO绿色和平和WWF以及英国玛莎百货(MS)。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的政策,国内关于可氧化降解塑料所存在的潜在环境危害的专业文献也甚为少见。据我国发布于年(距今已有13年了!)的《GB/T7-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现行国家标准显示,可氧化降解仍是国内合规的塑料降解方式之一。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在国际上,不断有呼声要禁止可氧化降解塑料呢?

01

可氧化降解塑料是什么

据欧洲塑料协会(PlasticEurope)的一份报告[2],可氧化降解塑料(Oxo-degradableplastics)是在传统塑料的基础上,添加化学助剂,使其在有氧的条件下开始降解,并在光和/或者热的条件下加速分解,由此也提出可氧化降解塑料更合适的名称可以是热或光裂解塑料(thermo-orphoto-fragmentableplastics)。环保慈善机构艾伦· 基金会在其oxo-statement倡议书中提到,可氧化降解塑料和类似材料在市场上有各种名称,包括可氧化生物降解、可光/热降解、可氧化裂解或含有促氧化添加剂的塑料等,这些术语容易使人们混淆。根据现有证据,那些声称添加含有可加速生物降解的化学添加剂(包括有机和无机)的塑料包装,包括酶促降解塑料(enzyme-mediateddegradableplastics)也会产生与可氧化降解塑料类似的问题。

02

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危害

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与海洋垃圾》报告[3]中显示,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初期降解可能产生许多小碎片(即微塑料),然而这些小碎片之后的结局却鲜为人知。与所有降解一样,塑料的碎裂和被微生物的转化速度与程度取决于周围环境。但尚未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表明,除工业堆肥以外,可氧化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全矿化降解。

图.海洋里的塑料碎片

英国政府年的一项评估结论显示,与传统塑料相比,可氧化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降低。处理废弃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建议方案是焚烧( )或填埋。“这些可氧化降解塑料在2-5年内不会降解,它们降解前仍然是肉眼可见的垃圾。”今年4月,普利茅斯大学的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将几种声称可降解的不同类型的塑料袋放置于开放环境、土壤、海洋和实验室环境中,对其降解效果进行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发现除了使用堆肥方式处理的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效果让人满意之外,其他方式处理(包括可氧化生物降解)的塑料都不尽人意。

图为在海水环境(上图)和土壤环境(下图)中存放了3年后的可氧化生物降解塑料袋,

拿来承重2.25公斤的物品完全没问题(图:普利茅斯大学该项研究团队)

另外,可氧化降解塑料不适用于堆肥环境。堆肥不仅需要可进行生物降解的物质,还需要这些物质最终能成为肥料的一部分,为土壤提供营养。研究表明,可氧化降解塑料不适合任何形式的堆肥或厌氧消化,并且不符合目前欧盟可堆肥的包装标准。而可氧化降解塑料所残余的塑料碎片和可能产生的微塑料会对堆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03

国内降解塑料标准该升级了

以下转载由中国绿发会摆脱塑缚:关于改善无纺布成分描述的建议

中国绿发会征集年两会提/议案建议建议和摆脱塑缚倡议,提出以下六方面的建议供参考:一、审查、更新、制定相关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1.生物可降解塑料目前存在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应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全面审查、更新、制定有关标准。2.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术语“生物可降解塑料”,弃除“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等引起歧义的术语;统一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的定义和标志;标准中应明确指示产品的处置方式,产品上应有相应标识,使消费者了解。3.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无法完全降解的氧降解塑料,该类塑料在学界和业内备受争议。二、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开发评估机制,评价和限定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1.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适用领域及其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必须确定其于何种条件下使用才能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避免盲目扩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推广范围。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理性挖掘可堆肥塑料的潜力。2.建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包含强制类、建议类、禁止类,并动态维护更新,防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误用、滥用。例如,可强制厨余垃圾袋等使用可堆肥塑料。3.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充分开发可堆肥塑料的潜力,如农膜,为可堆肥塑料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应用制定标准,进而示范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以逐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三、建立配合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回收处理的废弃物管理系统1.乘着当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东风,探索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家庭一级实现单独收集的可行操作。2.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可堆肥塑料流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加快建设堆肥厂等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以满足妥善处置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四、建立有效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监管框架1.建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可追溯体系,开发数据平台,将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纳入其中。实现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在数据平台上的质量认证、产品流转登记等信息管理和共享,保障全流程可追溯,推动市场监管执法信息化。2.针对滥用生物可降解认证标识,以谋达到欺骗性目的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开。五、具体化、明晰化、标准化的知识普及1.由于公众获取的信息有限且具误导性,对于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错误认识,如对生物可降解塑料与可堆肥塑料的概念混淆。确立生物可降解塑料相关必要知识的标准科普话语,有利于澄清谬误、建立共识。2.向公众普及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辨识、处置方法,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垃圾分类中完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源分离,可防止乱扔垃圾或回收物的交叉污染。六、支持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创新1.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研发的资金支持,相较于化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应鼓励发展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塑料。2.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态毒性及其他潜在负面影响有更深入研究。综上,建议相关部门在发展以及市场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之前,应充分考虑以上内容,以避免因过急、过度推广该类产品而带来更多的塑料污染问题。

精彩推荐

发泡聚 (EPP)增长最快的环保抗压缓冲隔热材料国务院令!取消所有不必要环保执法!一年最多查2次!塑料厂有救了!

聚 PP供求、技术、行情、政策聚 PP供求、技术、行情聚 PP供求、技术、行情聚 PP供求、技术、行情聚 PP技术、行情、政策、会议聚 PP供求、技术、行情、政策聚 PP技术、行情、政策聚 PP技术、行情、政策聚 PP技术、行情、政策年聚 PP产业链:技术、行情、政策、会议

过-历届合影

“绿塑黄埔”专业服务塑料产业17年

您有推广宣传的需求,欢迎联系: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PP产业优质商圈!

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j/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