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启示
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经长达数千年,为什么只有在最近几百年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飞跃?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为何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没有毁于内乱?美国奇迹的原动力究竟何在? 美国崛起启示:自由是奇迹之源 文/佚名 美国从一个贫弱的小国成长为超级大国,堪称经济、政治的双重奇迹,这些奇迹得益于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华盛顿等人签署《独立宣言》。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亚当·斯密和联邦党人的先见之明:一个不受权力干扰的自由市场经济,才能带来繁荣、公正;日益强大的美国政府必然摧毁自由市场给我们带来的繁荣,摧毁独立宣言庄严宣布的人类自由。 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经长达数千年,为什么只有在最近几百年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飞跃?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为何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没有毁于内乱?美国奇迹的原动力究竟何在? 米尔顿·弗里德曼用事实和逻辑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于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经济政策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自从欧洲人首次向美洲殖民——年在詹姆斯敦,年在普利茅斯——以来,美国就成了一块磁石,吸引着人们,有来冒险的,有从暴政下逃出来的,或者干脆就是为他们自己和孩子谋求更好生活而来的。 开始时是涓涓细流,但在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后,细流慢慢变粗,到十九世纪就成了一股洪流。千百万人不堪忍受苦难和暴政,被自由和富足的生活所吸引,横渡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到了美国。 他们踏上美国国土时,并没有发现黄金铺的路;生活也不象从前想象的那么好过,但他们确实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机会。靠着苦干、精明、节俭和老天爷的保佑,大多数人的希望和梦想变成现实,进而诱使他们的亲戚朋友也加入了他们奋斗的行列。 美国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同时发生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发生奇迹,是因为美国人把两套理论付诸了实践——说来也巧,这两套理论都是在年公诸于世的。 一套理论体现在《国富论》里,这部伟大的杰作使苏格兰人亚当·斯密成了现代经济学之父。该书分析了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同经济领域里生产我们的衣、食、住所必需的广泛合作结合起来。 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见解是:参加一项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而且,只要合作是严格自愿的,如交易双方得不到好处,就不会有任何交易;在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外力、强制和对自由的侵犯来促使人们合作。 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只盘算他自己的得益”的个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指引,去达到一个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目的。对于社会来说,同他的盘算不相干并不总是坏事。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时促进社会的利益。我没听说过,那些装作是为公众的利益做交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第二套理论体现在“独立宣言”中,该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表达了他的同胞的普遍诉求。它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成立,这是历史上按照人人有权追求自己价值的原则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即所有的人天生平等,上天赋予了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等。” 美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实现独立宣言中的各项原则而奋斗的历史——开头是反对奴隶制的斗争(最后通过一场流血的内战而解决),后来是促进机会均等、规则均等的努力,最近则是力图达到收入均等和人格尊严平等的努力。 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前提。自由市场通过分散权力,可以防止政治权力的任何集中。正如洛克说的那样:权力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否则人类社会必然沦为丛林。 十九世纪,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结合,给英国和美国带来了黄金时代。美国甚至比英国更繁荣。它以清白的历史开始:阶级和等级的余毒较少;政府的限制较少;而土地则较为肥沃,人们可以去努力开发,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有一片尚未开发的大陆,等待着人们去征服。 自由的繁殖力在农业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在通过独立宣言的时候,只有不到三百万欧洲人和非洲血统的黑人(即不包括印第安土著)占据着沿东海岸的一块狭长地带。当时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要用95%的劳力来养活全国的人口和提供粮食剩余,以换取外国货物。 今天,只用不到5%的劳力就能养活二亿二千万居民并提供大量的粮食剩余,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这一奇迹是什么因素成就的呢?显然不是政府的中央指导,在美国农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大部分时期,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毫无疑问,美国农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在自由市场上发挥作用的个人积极性。这个自由市场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当然,可耻的奴隶制下的奴隶是无法进入自由市场的。而最迅速的增长是在废除了奴隶制以后。千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自由地为自己而劳动,其中有些是独立的农民或工商业者,有些则按照相互协议的条件为别人工作。他们可以自由地试验新技术——试验失败的风险由自己承担,试验成功的好处归自己所有。他们得到政府的帮助极少。更重要的是,他们遭到政府的干涉极少。 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靠了在自由的刺激下同时发生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使农业发生革命的新机器。反过来,工业革命又依赖农业革命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工业和农业手携手地共同向前迈进。 斯密和杰斐逊都把政府权力的集中看作是对老百姓的巨大威胁;他们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护公民免受政府的强制统治。这就是弗吉尼亚权利宣言(年)、美国权利法案(年)以及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的目的;也是英国十三世纪颁布大宪章和十九世纪末改革法律机构的推动力。 在斯密和杰斐逊看来,政府应该是仲裁者,而不应是当事人。杰斐逊的理想,正象他在年的首次就职演说中所说的那样,是建立“(一个)开明而节俭的政府,它将制止人们互相伤害,但仅此而已,在其他一切方面将放手让人们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从事自己的事业。” 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指出的,大萧条是政府在金融领域中的失败造成的。在金融领域,政府自建国初期以来就一直在行使权力。但是,政府对于大萧条的责任,当时和现在都没被认识。相反,人们却普遍认为大萧条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造成的。 这个神话使公众也加入了知识分子的行列,改变了过去对于个人和政府的看法。原来人们强调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现在却强调个人应象象棋中的小卒那样由外界力量来摆布。原来认为政府的作用是充当仲裁者,防止人们互相强迫,现在却认为政府应充当家长,有责任迫使一些人帮助另一些人。 在政府活动的领域,正如在市场中一样,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去增进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这一结论将在考察政府行使权力的那些领域时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无论是建立安全或平等,或是促进教育,保护消费者或工人,还是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总之,在政府行使权力的一切领域,都证明了这一点。 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上的大错误,使事情趋于改良。譬如,人间虽有疾病,有庸医,但人身上总似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力量,可以突破一切难关,恢复原来的健康。” 一个日益强大的政府迟早将摧毁自由市场给我们带来的繁荣,摧毁独立宣言庄严宣布的人类自由。这一天的到来,也许比我们许多人预料的要早。 如果我们要作出明智的抉择,我们就必须了解我国制度的运行所依赖的基本原则,既要了解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又要了解杰斐逊提出的政治原则。斯密的经济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复杂的、有组织的、顺利运行的制度为什么能在没有中央指导的情况下获得发展并繁荣兴旺;同时告诉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不采用强制性手段而使人们相互协作。 我们必须懂得为什么试图以中央指导代替合作会造成那么多损害。我们也必须懂得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源:荣升社会学 独立视点6·敬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j/9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美真有万印第安人被屠杀了吗
- 下一篇文章: PCHix言安堂新技术专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