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开化到世界强国,日本只用了41年一
东邻日本,历史上长期慕夏。用小粉红的话说,是华夏的舔狗。直到年,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都和大清差不多,是个闭关锁国的半开化落后地区。仅仅过了41年,日本就在甲午战争中碾压了大清,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是如何做到的?这41年里,发生了什么? 一、黑船事件与《美日亲善条约》 年,大清完败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五口通商。消息传到日本,举国震惊,且忧心忡忡。对于日本来说,中原王朝是他们一千多年以来认知中的世界老大,居然被夷狄完虐了。大清沦陷,那么日本将面临什么?西洋人会打来吗?能打过吗?打不过怎么办?这些问号如同一片片阴云,始终笼罩在幕府将军的心头。提心吊胆是没有用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年(嘉永六年)7月8日傍晚,正在久里滨海岸训练的六十多名武士发现,海上有四个庞然大物朝江户湾驶来。这些庞然大物身披黑色铁甲,不断喷出黑烟,如同怪兽一般发出轰鸣。这是日本人第一次见到黑色近代铁甲军舰,这些军舰因此被岸上那些震惊的日本人称作“黑船”,称这次事件为“黑船来航”。四艘军舰中有两艘是蒸汽船,旗舰排水量为吨,这要比当时日本最大的船只大二十多倍。四艘军舰共有63门大炮,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20门。舰队由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准将率领,他们远道而来,只有一个目的,向日本递交美国总统的国书,要求日本开国通商。因此,这次事件又称“佩里叩关”。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国际贸易蒸蒸日上。工业革命制造了大量机器,需要大量润滑油。那时还没有掌握石油炼化技术,鲸鱼油被大量用于照明和润滑油。美国的捕鲸船经常到日本海域活动,需要靠岸补给。在大清五口通商以后,美国从旧金山到上海跨越太平洋的贸易航线上,日本成为必经之地。然而,日本年就颁布了锁国令(禁海令),自我幽闭清心寡欲度过了两百多年。美国的商船和捕鲸船别说获得补给或者交易,靠近都会遭到炮击。俄罗斯人也曾试图敲开日本国门,无奈日本百般推脱,无功而返。佩里此次前来,既带着交往的诚意,又带着以武力相威胁的决心。除了总统菲尔莫尔的亲笔信,佩里还给幕府带来了显示工业文明的礼物,包括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美国总统的书信外边包有一层蓝色的天鹅绒,放在一个纯金的圆形容器里,容器外面盖有金印。在信中,菲尔莫尔总统写道,进入19世纪世界发生了变化,美国加州和中国之间的航线受到期待。为了从鲸鱼油中提取照明用油,美国捕鲸船大量开赴日本沿海捕鲸,要求日方提供海难救助。总之,美国的要求有三项:通商、补给、救助遭遇海难的船员。佩里来航的4艘战舰:Susquehanna(萨斯喀那号),蒸汽动力明轮木壳护卫舰,吨。Mississippi(密西西比号),蒸汽动力明轮木壳护卫舰,吨。Plymouth(普利茅斯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吨Saratoga(萨拉托加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吨。日本官员起初不想让美国人上岸,后来要求佩里在长崎靠岸,佩里都断然拒绝了。僵持6天以后,日本终于同意美国人登陆递交国书。7月14日,大约四百名美国士兵随佩里从九里滨上岸,久里滨从此成了日本历史必须打卡的地点。日本官员硬着头皮接下国书,但内心是拒斥的。当时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不能马上答应美国的要求。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几百年来都在幕府的操控下无所事事,这时候被搬出来作挡箭牌。这又是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佩里也讲道理,答应给日本考虑的时间,于是约定明年春天再来看结果。三天后,佩里率军舰启航离去。黑船来航虽令日本人惊惧,但也早有预期。事实上,虽然日本总体上闭关锁国,但仍然保留了与外界通气的渠道。日本特许荷兰和中国的商船来往日本,但荷兰人只能在长崎附近的“出岛”活动,这是一个人工填海的小岛。如同西方人与大清的贸易,只能由广州的“十三行”垄断。中国商船也可以在长崎入港。但荷兰和中国的商船得以在日本活动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要求,就是必须向日本报告当时国际上的情况。幕府规定,入港的中国船主必须向管理外贸事务的长崎官员报告中国的情况,这种报告称为“唐人风说书”,又叫“清商口单”,鸦片战争的消息就是通过中国商人传到日本。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日本意识到西方人的强大,要求荷兰人每年通报国际大事,称为《荷兰别段风说书》。年的《荷兰别段风说书》就准确地报告了佩里舰队的船名、吨位、炮数、乘员人数等信息,而且揭示了美国的目的。 日本的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实力与西方的差距,更加明智的是,他们能感知到世界的变化,判断出潮流的方向,没有顽固愚妄地一味拒斥。经过权衡审视,决定放弃闭关锁国的方针,避免重蹈大清的覆辙。条约英文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佩里如期而至,再次率领七艘军舰来到日本。舰队一路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幕府接受开国的要求,双方在神奈川签订了《美日亲善条约》。《美日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在日本也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条约主要规定日本开放下田与箱馆(今函馆)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提供安全保障和避险救助。其他西方列强跟随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五个月后,英国在8月23日同日本签订《日英亲善条约(日英和親条約)》。随后俄国、荷兰等国先后与日本签订了亲善条约。条约日文由此,日本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年(日本庆应3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奉还大政,16岁的明治天皇即位,日本的“明治”时代徐徐拉开大幕。 直到今天,我们中国官方的历史把《神奈川条约》看作日本与西方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如同中英《南京条约》。从主观意愿上,日本人当时的确不想开放,不愿意签这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有不平等的因素。但在美国人看来,签约只是为了贸易,虽然贸易是为了谋取利益,但并不是强买强卖,而是各取所需的公平的自由贸易,是双赢的结果。条约并没有不平等的内容,美国同样也对日本开放。年3月30日,美国国务院盛赞《美日亲善条约》。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国务院30日就《美日亲善条约》签订周年发表声明称,条约签订以来,“两国共同走上了美好的旅程”,期待能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作为当事人的日本又怎么看待呢?黑船事件48年后,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在九里滨为“佩里登陆纪念碑”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约有人参加盛典,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桂太郎也在其中。此地后来成为佩里公园,公园面朝大海,满是绿树鲜花。纪念碑巍然耸立于公园的中心,花岗岩底座上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日本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手书的汉字“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纪念碑”。石碑底座上有一幅世界地图,标示着佩里舰队自美国来到日本的航行线路,还用日英两种文字写道:“年7月8日,来到浦贺海面的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在此地的久里滨海岸登陆,将总统菲尔莫尔的亲笔信递交给江户幕府,翌年在神奈川缔结了《日美友好条约》,这一系列的事件成了将幕府统治下的锁国状态的日本拉回到了世界的原动力。”日本人对佩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公园里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日本开国的“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日本人并不憎恨这个“不平等条约”,相反,他们感谢佩里促使日本对外开放,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九里滨的佩里塑像 《神奈川条约》当时准备了英文版、日文版、汉文版、荷兰文版,汉文版共12条。大家自己读一下内容,看看平等不平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p/9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雙佳樓往事洩密給李四光的人
- 下一篇文章: 确有事实还是危言耸听泡一袋茶,泡出百亿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