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

年,有人说,这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坏的一年。回首过去两年,公众心中已有了答案。年,全球资本市场开局不利,风险资产哀鸿遍野,甚至避险资产亦未逃过一劫。疫情“黑天鹅”逐渐演绎成席卷全球的“灰犀牛”,多国经济在遭遇冲击之际,全球降息通道再次被打开。

全球进入降息通道

在这轮疫情冲击下,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3月3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00%-1.25%;15日,再次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超低水平,并启动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

3月4日,加拿大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25%,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日益加剧的经济风险。1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由1.25%下调50个基点至0.75%,自3月16日生效。

3月11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50基点至0.25%,为历史最低水平。英国央行称,利率决议委员会全体一致通过降息决定,以此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来支持经济。此外,英国央行还宣布了支援中小企业的新贷款项目。

3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不降息,但将推出包括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s)、追加亿欧元量化宽松等在内的一系列手段以应对疫情对欧元区经济的冲击。

3月16日,新西兰央行下调利率75个基点,将官方隔夜拆款利率(OCR)调降至0.25%。新西兰央行称,疫情负面经济影响继续上升,表明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措施。

3月16日,日本央行提前三天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结果是维持利率在-0.1%不变,维持国债收益率目标在0%附近不变,但决定进一步加码资产购买计划,将年度ETF购买目标增加6万亿日元,总规模达12万亿日元。将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购买目标提升至亿日元。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将降息10个基点。

3月16日,韩国将基准利率从1.25%下调至0.75%。这是韩国基准利率首次跌破1%。

......

除以上发达国家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陆续跟进。3月以来,马来西亚、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也宣布降息,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据前海开源基金统计,短短两周时间,至少41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救市措施。从3月1日至17日,至少已有21个国家及地区降息29次,美联储、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降息了两次。然而,据统计,年至少有48个国家及地区先后降息85次。

这意味着,3月份的半个月左右就降息29次,是年降息次数的34%,降息覆盖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也侧面反映了各国对全球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的担忧。

大面积的“放水”,没有抑制住全球股市的跌跌不休,一向“牛冠全球”的美股,半个月内,上演了4次熔断的景象。

大河财立方特邀观察员、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认为,全球各国通过一系列的刺激计划来扭转市场的颓势,短期之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平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上连续的大跌,导致一些大的金融机构资金面出现比较大的风险。

多名专家表示,“放水”解决的是流动性问题,遏制疫情的蔓延,维稳市场的恐慌情绪才是“关键先生”。

丨3月份MLF与LPR利率保持不变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各国陆续大动作不断之际,我国央行每月开展的MLF操作以及LPR利率格外引人注目,结果显示,3月份两项利率仍保持不变。

3月16日,人民银行公告称,实施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亿元,中标利率为3.15%,与上期保持一致。

3月20日上午9:30,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第八次报价:1年期品种报4.05%,上次为4.05%,5年期以上品种报4.75%,上次为4.75%。3月LPR不变。

同日的前一刻钟,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年3月20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至此,央行已经连续二十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

为什么国内没有“降息”?对此,3月20日,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下行受阻,是制约LPR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1月虽有全面降准,3月也有定向降准,但资金利率并没有像去年9月降准后快速下行。总之,降准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小,因此,LPR报价维持不变。

“我国疫情已进入稳定控制阶段,国内外疫情周期不同步;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货币政策权衡中,监管层仍然注重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注重把握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避免市场形成大水漫灌预期。这也是本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李阳说。

国泰君安公开点评3月LPR称,3月不降MLF、不降LPR;这背后的原因是,当前市场利率已经低于政策利率。银行间隔夜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创年6月来新低;利率走廊下限已经实际切换为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这种情况下,降低MLF和OMO(公开市场操作)除释放信号意义外,降低资金成本作用有限。4月份“降准、降LPR”双降概率较大。短端利率仍将维持震荡,长端仍有下行空间。

中信固收团队研究观点中称,3月16日央行象征性小幅新作MLF且维持操作利率不变,引发了货币政策偏谨慎的预期,市场短期进入博弈3月20日LPR的行情,利率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3月降息预期落空,货币政策在复工复产逐步推行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也不急于一步到位,避免大水漫灌;同时美元的流动性紧张导致美元指数逆势大幅上涨,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凸显,货币政策空间短期受到一定制约。

在他们看来,货币政策仍然处在宽松的通道之中,LPR是降成本稳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市场逻辑又回到了LPR不降利好债市,预计下个月货币政策将在财政政策加码、基本面逐步回暖的过程中推出进一步宽松措施,OMO降息、全面降准的双降组合有可能出现,后续存款基准利率也存在调整的可能。

从资本的角度,家和资本创始人刘家亦阐述了他的理解。“国外降息救市是因为疫情导致的资产下跌,股市下跌,而我们疫情已经稳定了,恐慌性亦随之逐渐消退。现在中国需要做的,是弥补之前缺失的两个月流动性,所以降息没必要跟随。”

同时,他进一步表示,目前,中国股市处在估值洼地,一旦国际金融市场恐慌情绪稍有平复,都会有相当部分‘水’流向中国,很大一部分资金可能会流向新基建。我国货币政策保持淡定,也是中国资产价值凸显的表现。

其实,此前,央行行长易纲已明确过其货币政策观点:“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可避免要承担内外政策协调的‘两难’。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兼顾国际经济协调。”

不过,近日,央行也给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3月13日,央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t/1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