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公投以来,英国脱离欧洲联盟(欧盟)的进程一直占据英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反映并继续影响英国的内政和外交现状。英国议会针对脱欧方案的第二次投票将近,在此环境下的中英关系在不同领域、短长期内会面对哪些机遇与挑战?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的第11届中国发展论坛上,政、商、学界的专业人士们作出了解答。

金融合作优势的延续

在不少英国和中国大众的想象中,脱欧后的英国会从“欧洲的”变成“世界的”,拥抱欧盟之外更广阔的合作机会,而中国无疑将是 的机会来源之一。

专家们认为,这种想法在部分金融经贸方面实现的可能较大,这是建立在脱欧前中英两国长达十余年的相关合作基础之上的。

伦敦在国际金融中的优越地位,和中国经济体的巨大诱惑力,使中英在外交方面具有“搁置政治,金融先行”的可能性。中信建投国际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杜洋,从事国际金融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多年,在论坛上综述了中英在金融经贸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年,在外交关系因政治事件跌至谷底的背景下,两国央行签署了三年期的规模为亿元人民币/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振双边贸易。之前人民币左冲右突,一直只能进行“先周边,后拉美”的区域化发展。这是 次和G7国家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而伦敦更是国际市场上的货币交易中心,象征着人民币开始被成熟发达的金融大国接纳。年,伦敦赶在巴黎之前率先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年,英国成为 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中英关系在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Cameron)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Osborne)领导下进入“黄金时代”。公投脱欧后英国政府更迭,短期内冲击到“黄金时代”的延续,所幸卡梅伦-奥斯本执政期间埋下的种子不断发芽,如今伦敦已成为全球 的人民币离岸外汇交易中心。

汇丰集团前主席范智廉爵士(SirDouglasFlint)则将脱欧背景与其它大国战略结合起来观察。作为英国对华“一带一路”特使,他表示伦敦处于全球资本市场核心地位,与其比肩的只有纽约;而纽约协助一带一路项目的意向有限。伦敦金融城在全球基建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融资,有成功经验和技术自信。同时因欧洲与中亚、非洲在地理上接近,如果一带一路顺利实施并为这些地区带来长足发展,能直接为欧洲带来地缘稳定、缓解移民问题,因此欧洲金融城也更有政治意愿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此外,在中美 中,非美国公司也更有机会捷足先登,英国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first)甚至为了顺利接受蚂蚁金服的收购,关闭了美国业务,可见该交易吸引力之强。

范智廉爵士(SirDouglasFlint)为中国发展论坛做主旨发言

脱欧环境下的政治挑战

然而,金融合作的顺利推进,不能掩盖中英两国在一些根本政治问题上的长期分歧。一枚硬币有两面,脱欧带来的政策独立,也使英国可以更自由地出台鹰派对华政策。

本月,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Williamson)发表演讲时表示,英国应该利用脱欧的契机,扩大全球影响力,加强与美国联盟,以对抗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他认为,英国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武装力量,做好准备用硬实力来维护英国国家利益。他还称,载有F-35战斗机的英国皇家海军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将要在太平洋地区巡航,其中包括前往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地区。这一言论引起了舆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t/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