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初,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第二次“北伐”。北伐军节节胜利,很快就攻入了山东省。年4月19日,日本田中内阁派遣第六师团人在青岛登陆,经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要地,“保护帝国臣民”。当时盘踞济南的是张宗昌。此前,张宗昌见蒋介石率北伐军来攻山东,便派参谋长金寿良到青岛请日本快发救兵。

北伐军

日本第六师团长福田彦助中将进占青岛后,正愁没有进兵济南的借口,现在见张宗昌前来搬兵,便满口答应驱赶北伐军,扰乱革命军的后方,但要求将青岛、济南、龙口、烟台等地都交日军负责“防守”。张宗昌眼看地盘不保,便全部答应日军的要求。福田彦助又得到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要他抢占济南的训令,于是便于4月25日派先头部队向济南进发。日本侵略军被张宗昌引入济南,医院、济南报社等地,并用沙袋筑起堡垒,设置活动电网,不许华人接近。

  前排左起:张作霖、张宗昌、吴佩孚

张宗昌属于奉系军阀,而奉系首领张作霖就是日本关东军一手扶植起来的。奉系军阀手握35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奉军,不仅几度染指北京政权,还一路南下打进上海滩。表面上看来,奉军的精锐完全得益于东三省兵工厂的强大,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关东军在背后输血。年5月16日,日本召开了 次“东方会议”。会议中制定的《关于对张作霖态度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大体而言,对张作霖在满洲整顿充实内政及军备,在当地确立其牢固势力,帝国应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东三省兵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张作霖剧照

由于这层特殊的关系,因此张宗昌在受到北伐军的威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请日军来帮忙。谁知道,日军进入济南城以后,并没有帮助张宗昌防守的意思,而是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由袖手旁观。张宗昌年4月出任山东省军务帮办兼任省主席。由于其苛酷残忍、对民众处以刑罚,而被民众呼为“狗肉将军”。除了“狗肉将军”,张宗昌还有一些诨号,譬如“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等。此人虽是带兵打仗的军阀,还喜欢附庸风雅,到处留诗,有诗集《效坤诗钞》传世。

刘邦

当然,这些诗词大多是打油诗,譬如这首《俺也写个大风歌》,诗曰:“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很明显,这首诗是模仿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相比较,意思虽然差不多,但高下就是云泥之别。再如这首《游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些诗当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当做茶余饭后谈资还是可以的。

  当时,北伐军士气正旺,战斗力极强,张宗昌的部队自然难以匹敌。无奈之下,张宗昌只得收拾金银细软,仓皇间如丧家之犬,由济南至烟台,后由大连乘船逃到日本去了。日本人担心会失去在山东的特权,4月30日,日军福田彦助部借口保护侨民开进济南。

日本

5月1日,国民党军队也进入济南。5月3日,日军以两个日本兵被流弹打死为由,寻衅开枪打死中国军民多人,并向济南大举增兵,重炮轰击济南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国民政府派出蔡公时等前去交涉,竟被侵略军割耳剜鼻,同17名外交人员一起被残忍地杀害。济南城遭到严重破坏,在日军占领下变成恐怖的地狱。

  其实,蒋介石也跟日军交涉过,但根本不起作用。这就是弱国无外交吧,想想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那无可奈何的神情,我们也许能够体谅蒋介石。但作为北伐军的总司令,当他年4月12日将屠刀对准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的时候,那又是多么地凶残啊。据说为了顾全北伐大局,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且灰溜溜地率领北伐军撤出济南。日军于5月11日上午举行入城式,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见人就开枪射击,见女人就割去双乳,乱刀刺死。济南死伤军民1.7万有余,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举世公愤!

济南惨案

那时候,爱国学生成了日军迫害的重点对象,学校办不下去,济南北园高中的老师和同学全部疏散。彼时,季羡林正在这所高中读书。不过,日军进入济南以后,季羡林就失学了,蜷伏在家中,心里极其郁闷。有一天,表兄孙襄城来到季羡林家。他们不但是表兄弟,而且是同学。两人聊着聊着,很自然地谈到了学校。好久没学可上了,他们都很怀念上学的日子。现在日本人来了,学校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们决定去北园看看。两人步行十多里,来到北园,只见偌大的校园静悄悄的,仅剩下一个工友看门。

他们向工友打听学校的情况,才知道还有一位英文老师没有走,就是尤桐老师。他们来到尤老师的宿舍。尤老师是南方人,不知什么原因还留在学校。他见学生来看他,很受感动。师生一起谈时局,谈日本兵的残暴,抱怨国民政府无能,接着又谈学校,相互打听老师和同学的下落。他们看不到希望,心情十分凄凉。尤老师鼓励他们坚持自学,别荒废了功课,说学校早晚有复课的一天。那天,师生交谈了许久。从此以后,季羡林便再也没有见到尤老师。

季羡林

在日本军队统治下,济南的老百姓战战兢兢,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那时候即使你不撞车,也难保车不撞你,季羡林就亲尝了当亡国奴的滋味儿,心里苦闷极了。他在《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中谈到:

  日寇占领了济南,国民党军队撤走。此时日军当然是全济南至高无上的 的统治者。同一切非正义的统治者一样,他们色厉内荏,十分害怕中国老百姓,简直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天天如临大敌,常常搞一些突然袭击,到居民家里去搜查。我们一听到日军到附近某地来搜查了,家里就像开了锅。有人主张关上大门,有人坚决反对。前者说:不关门,日本兵会说:“你怎么这样大胆呀!竟敢双门大开!”于是捅上一刀。后者则说:关门,日本兵会说:“你们一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不然的话,皇军驾到,你们应该开门恭迎嘛!”于是捅上一刀。结果是,一会儿开门,一会儿又关上,如坐针毡,又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情此景,非亲身经历者,是决不能理解的。

日本兵

季羡林无学可上,又深知日本人最恨中国学生,在山东焚烧日货的“罪魁祸首”就是学生。他于是剃光了脑袋,伪装是商店的小徒弟。有一天,走在东门大街上,迎面来了一群日军,检查过往行人。季羡林知道,此时万不能逃跑,一定要镇定,否则刀枪无情。季羡林貌似坦然地走上前去。一个日军搜季羡林的全身,发现他腰里扎的是一条皮带。日本兵如获至宝,发出狞笑,说道:“你的,狡猾的大大地。你不是学徒,你是学生。学徒的,是不扎皮带的!”季羡林当头挨了一棒,幸亏还没有昏过去。季羡林向他解释:“现在小徒弟们也发了财,有的能扎皮带了。”他坚决不信。正在争论的时候,另外一个日军走了过来,大概是比那一个高一级,听了那个日军的话,似乎有点不耐烦,一摆手:“让他走吧!”季羡林于是死里逃生,从阴阳界上又转了回来。当时身上出了多少汗,只有季羡林自己知道。

日军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蒋介石政权的一贯政策。年的济南惨案是这样,年的九一八事变也是这样。坚决不抵抗,结果北伐军进入济南又匆匆退出,导致济南百姓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日军在济南占据了一年多才撤出济南。而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则导致日军占领了东三省。日本侵略中国,当然已经成为历史了。不过历史是 的教科书,我们如今在跟日本交好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忘了日军强加于国人的暴行,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我们要始终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紫石英号

同样是跟外国军队发生冲突,年发生的紫石英号事件就截然不同。当时,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军舰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从而引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的军事冲突,又称中英长江炮战。在“紫石英”号事件中,解放军伤亡人,英国海军死45人、失踪1人、伤93人,“紫石英”号在出逃途中还造成平民的重大伤亡。这次事件也标志着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 终结。这其实充分证明,真理确实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的。而新中国成立后的 ,则如彭德怀元帅所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忠富/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dt/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