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南艺传媒
最近,南艺人的朋友圈又开始躁动起来。因为距离年的校考,只剩下最后几天了。 作为全国每年最早开考的艺术院校,南艺总是要上几次热搜的。最抓眼球的就是报考人数了:年6.2万人次,年7.7万人次。年8.9万人次。 在艺考大军中,最火热报考的总少不了南艺传媒学院。 根据官方数据,年光是广播电视编导一个专业就报了1.26万人,加上影视摄影与制作,总人次妥妥超2万。目测今年还在持续上涨,emmm也就是招生计划的几百倍吧。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南艺校考最火的学院之一——传媒学院。 先来张传媒学院的硬照镇楼。 如果说在全南艺评选最土豪学院,传媒绝对位列榜首。各种国家级实验室和机房,同学身上随便背的装备可能就是好几年学费。 别着急,我们慢慢说。 土豪范 拿苹果电脑当凳子的学院说到传媒学院,毕业展上拿苹果电脑当凳子的传统,早在9年前就成了热点话题。(是的,你没看错,年iPhone还没在中国风靡,人家就用来垫屁股墩了) (年南艺传媒学院毕业作品展) 随意感受下,传媒学院毕业展的观影感受。 就像它的报考人数一样,南艺传媒的壕气程度并不亚于考生热度。苹果电脑还是只一个开始。 价值千万的国家级教学实验室论传媒学院的网红,Apple凳子是鼻祖,这几年最走红网络的最壕代表,还有这个年刚刚落成国家级声音教学实验室。 啧啧,这个录音棚里来过吴亦凡、郭敬明、杨幂、靳东、陈学冬等明星,不少院线电影的声音录制和后期制作就在这里完成。 总造价超过万,按平方计算的话,分分钟赶超北上广深CBD。录音系的同学专业课就在这里上,是不是幸福感炸裂。 扎堆的实验室像这样的国家级或省级实验室,在南艺传媒一只手恐怕数不过来。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影音高清制作审片室(实验室) 这个审片室可以说是最奢侈电影院了,只有六个位置,妥妥的超级私人影院待遇。 传媒学院苹果机房 hin想问,进这间机房还要不要穿鞋套哈哈哈。 游戏研发工作室 唔,这恐怕是个能把上课和打游戏同时实现的地方吧。 索尼4K融媒体实验室 “今日有雨,不如我们直播上课吧!”有了这个实验室之后,直播上课分分钟。 像这样的给学生创作使用的数字实验室,在南艺传媒还有很多。一不小心就进入了充满科技感的神秘实验室。 摄影实验室 数字图像实验室 数字媒体实验室 广编实验室 编辑机房 渲染农场实验室 江苏省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展厅 歪个楼,这个角度看传媒,像不像香港中银大厦? 实力范 3个专业A++建这么多实验室可不是为了“炫富”(正经脸.gif),作为艺考大军最热衷报考的学院,南艺传媒的专业排名才是值得分享的重点。 早在年,南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被《中国大学评价》列为A++学科。 在《中国大学评价》中,传媒学院的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同样被评为A++本科专业,全国这两个专业获评A++专业的院校分别只有6所和5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戏剧与影视学科评为B+级,位列全国高校并列第六。 传媒学院全部7个专业方向 忙碌范 做不完的作业,你怕了吗如果在南艺里遇到扛着机器风尘仆仆满校园跑的,多半是南艺传媒人。如果晚上11点30,在宿舍门口遇到头发凌乱眼神迷离的同学,别担心,这可能是传媒的同学刚从工作室剪完片子,踩着晚归的点回来。 在传媒学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生当汉子用,汉子当牲口用”。 如果你考如南艺传媒,你会发现大多数同学,不是在拍作业,就是在去拍作业的路上。如果满学校找不到人,那肯定窝在电脑前头操作各种Adobe,专业技能就是在这四年一个接一个的实践作业里硬逼出来的。 实践能力强,传媒学院的文化录取分才叫一个可怕。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艺考大军中幸运拿到合格证后,你发现文化课才是终极绝杀。你的同学里超一本线的不在少数,就拿广播电视编导在江苏的录取分数来说,不算40附加分直逼二本线都才刚刚够。 考研的学生里,每年总分超的,也不是个例。(向学霸低头) 获奖专业户作业多,分数高,别慌! 好的,接下来请看学长学姐的毕业设计和获奖。 仅就这两年的获奖情况而言,入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的作品不在少数。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比赛中拿奖也很丰厚。 《小鸟在前面带路》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八届中国影视“学院奖”学生组剧情类奖、首届香港浸会国际大学生电影节(GUFA)中国叙事短片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最佳华语剧情片两项提名和莫斯科欧亚大陆国际电影节11月份最佳学生电影等奖项。 《明日殊途》先后入围了第11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影视短片和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东盟国际微电影节剧情片二等奖 《放焰口》剧照 《猎》剧照 18届动画毕业设计作品《猎》和《放焰口》分别获得北京电影学院第18届动画学院奖优秀作品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和最佳声音效果奖。 《龙椅》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鸣凤堂”中日国际青年影像节三等奖 《空谷幽兰》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鸣凤堂”中日国际影像节纪录片二等奖 《有你,我们不孤独》入围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大会艺术展 王子乔《“都市之光”未来都市公共交通产品设计》和蒋冰琳《TRAVEL》获第十二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金奖。近几年,南艺传媒学院还拍摄了两部院线电影—— 《狙击时刻》 《狙击时刻》入选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聚焦华语”单元,中美电影节优秀入围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八届“学院奖”特别奖。 《恩师》 《恩师》获年中美电影节入围奖,第九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特等奖。 科技范 媒介+艺术每年毕业展,传媒学院的展区都是超“带感”的。裸眼3D、虚拟现实,各种互动装置科技感超强。看似是艺术作品,实际上则兼容了当下最前沿的科技元素。 其实从建院以来,“媒介”和“艺术”就是传媒学院两大特色关键词。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作品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都使每年传媒学院毕业展朋友圈上镜率颇高。 妥妥的艺术院校中的科技宅! 随意感受下: 《树·影》利用3dsmax、实物投影、ae特效等,在不起眼的梧桐树洞里飞出蝴蝶。 《合——杜昆再说》利用当下的cg技术,呈现虚拟景观、人物、花鸟鱼虫等,提取建筑元素,神佛形象以及自然景观等组合进行创作。 国际范 7个专业,3个合作办学看了近几年的招生简章,有了一个新发现:传媒学院的7个专业中有三个都有中外联合办学与双向交流项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3+1”中英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两个专业和美国特洛伊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1+2+1”中美双向交流。 让很多有出国梦的孩子们,一下子轻松不少。 学术范 论坛/讲座/比赛不间断大家都知道,南艺是一所几乎天天有展览、演出和各种学术讲座的学校。在传媒,“M+大师工作坊系列”和“M+学术讲座”连续举办多年,邀请国际艺术家驻留创作。 35路声音美术馆,传媒学院录音与数字媒体专业同学与英国艺术家米拉?卡里克斯根年至年之间色域绘画据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直观感受创作音乐旋律,形成1小时02分04秒实验性音乐作品,在被改造的公交车上播放。 第四届“声音学院奖”暨全国高校声音专业教学交流研讨会年在南艺举行 荷兰著名纪录片导演彼得·冯磊纪录片工作坊,指导研究生根据南京地域题材进行影片创作 ▲纪录片《重启》海报 ▲纪录片《岁月逢花》 年艺考这就来了,作为每年报考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看完这样的南艺传媒,是不是更心动了。 话不多说,快上车! 知羹 (阅读原文,即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c/9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把车架号纹在身上,10个小时,一针针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