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打劫获得补给:3月“考文垂”还在大西洋进行训练考核,接到命令后立即南下,由于没有时间回英国母港补充物资,海军部命令所有南下战舰全部与北上回国的皇家海军战舰进行“舰船配对补给”,也就是从对方那里搜罗一切可用物资。“考文垂”根据安排“打劫”了北上的护卫舰“极光”,采用海上横向补给的方式。虽然这完全不同的两型战舰没什么设备和弹药共用的,但对各种吃喝等后勤物资进行了彻底的洗劫。——这种被戏称为“海上打劫”的返航舰艇为参战舰艇快速提供物资的方式是皇家海军的传统,对全球快速反应非常重要。

志愿者:“考文垂”在接到命令紧急南下时,舰上有5人由于家庭事务或计划好的重要事项不能参战,必须回国,如某人要回去结婚。舰长考虑:1,他们若不回去,家人会很失望;2,他们若不回去,也没法安心工作。因此予以批准,让这5人搭乘“极光”号走。(但服役期满的不在此列,皇家海军有权要求他们战时延长服役)。而空缺的战位,由“极光”号征募了5名业务技能相当的“志愿者”的方式填补,这种“志愿者”制度是皇家海军传统之一。但不幸的是这5名志愿者中有人后来阵亡。

阿松森岛补充:除了半路打劫,南下途中,“考文垂”当然也向司令部报告了需要补充的备品备件清单。后再在阿松森岛得到补充,花了4天时间。

战备要求:“考文垂”当时的要求是,战斗警报响起时,2分钟内,所有人必须到达自己的岗位做好战斗准备,防火面罩和手套必须戴好,随身携带救生衣、防毒面具、防护服。4分钟内,所有水密门和舱室防火门必须关闭(虽然后面做了些变通)。

个人应急物品:一个水兵介绍了他自己除了标准战备物品以外的个人应急物品:一个米饭布丁罐头,一个小罐头刀,橡皮膏,绷带,钱包,战俘卡,现金。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防水的橡胶袋子里,随身携带。

改变战舰涂装:根据战斗准备要求,在舰桥顶部喷涂了一个巨大的英国国旗,便于空中识别。另外所有42型驱逐舰被要求在侧面涂上黑色的粗条纹,便于潜艇识别。而舷号D则被涂上一层遮蔽层,增加敌人识别的难度。另外,原来船体上所有白色或色彩鲜亮的区域都配上黑灰色油漆,减少视觉发现和识别的概率。当然阿根廷海军也拥有两艘42型驱逐舰是加强识别涂装的原因之一。

特种部队夺舰试验:英国人当时很忌惮阿根廷海军战舰,皇家海军陆战队特种兵提出,可在晚上用直升机机降特战队员,夺取阿根廷战舰。随后皇家海军拿“考文垂”做了实验,除舰长外其他舰员都不知情,试验结果是特种兵登舰成功,但随后被舰员发现和控制,遂该计划作罢。

早已料到并有计划:其实在70年代“考文垂”舰长在海军参谋学院上学期间,学院就做过假设马岛被阿根廷人占领,皇家海军如何应对的兵棋推演。当时皇家海军投入的力量强大的多,结果推演结论是皇家海军无法阻止阿根廷人,且这个结果也通报给了伦敦高层。但年在形势更不利的情况下,伦敦和海军依然硬着头皮上。——推演结果仅供参考,”逢敌必战”才是皇家海军的传统!

战争准备从立遗嘱开始:根据流程,在南下进入战区途中,组织舰上官兵立遗嘱和写最后一封家书。但根据规定,立遗嘱是建议,不是强制。遗嘱不是随意的,皇家海军有标准化的遗嘱表格。但根据传统,遗嘱表格不会直接寄给家人,而是一般寄给自己的另一个亲友保管,除非自己出事,才由这个亲友转交给家人,以免徒增家人的焦虑。除了立遗嘱,其他的作战准备工作还包括:下发吗啡、救生衣、防寒防护服、身份牌;舱室内的绘画、装饰品、柔软易燃的家具都要从各个舱室收走,集中存放。

放弃转移细软:根据海军安排,中间有机会把一些贵重物品、细软、娱乐用品转移到辅助船只上,但这是建议,不是命令。而实际上舰长依然把这些东西留在船上,包括他的全部制服礼服,海军的父亲家传的剑、古董银烛台等。原因是转移这些细软会影响士气。

选择留下的香港洗衣工:除了细软转移,还有转移非海军战斗人员的安排,当时”考文垂“上有4名香港人,他们不是海军军人或雇员,不领取海军薪水,主要在舰上提供洗衣、裁缝和其他特许小生意,以此谋生。这是皇家海军多年的传统。结果他们4人全部选择留下,继续服务,其中一人后来身亡。

选择留下的英国平民:除了4名香港人,还有来自英国的餐厅平民经理和他的助手,他们也选择留下,继续在商店服务,提供各种零食和商品。尤其巧克力和坚果非常受值班人员欢迎。而且因为是英国人,战时还自愿承担了特定的海军义务,如救治、损管,甚至参加战斗等。

粗鲁的换乘:南下期间,特混舰队经常集中各舰长在“光辉”号航母上开会,舰长们一般乘坐直升机过去,而且很多时候是直接用绞车把乘客绞上直升机,接近舱门时一名机组成员会一把把你抓进来,随意扔在机舱地板上,毫不客气,哪怕你是舰长。返程也一样。

家书抵万金:帝国邮政相当给力,尽力保证南太平洋特混舰队的家信,哪怕作战期间。一般英国的家书先正常流程送到阿松森岛,然后搭乘前往特混舰队的某艘战舰或辅助船船只运往特混舰队,路上大约一周;或者交给一架大型飞机,邮件被放进防水筒里,然后飞机把防水筒扔在特混舰队附近海里,由某艘战舰打捞,然后这艘战舰在战斗间隙,派遣自己的直升机把信件分发到编队其他各舰,而每天等待送信的直升机,是官兵们很重要的事情,每艘战舰上都有专人负责邮递员的差事,他总是向舰员保证他们的信件马上会由下一架直升机送来,然后搜集大家要寄出的信件。同时“考文垂”的兼职邮递员还自己刻了一个“考文垂号在福兰克群岛”特别橡皮邮戳,现在盖这个戳的邮件非常珍贵。回信的流程差不多,但难度更大。“考文垂”舰长每天把写信和收信作为一种放松,只不过延迟很大。随着战事紧张,延迟越来越严重而已。直到“考文垂”被击沉后,几天后国内邮件也准确被准确转送到了幸存者搭乘的补给舰上,以及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号上。

舰长妻子的作用很大:舰长戴维在南半球领导着“考文垂”全体官兵,而舰长的妻子D则在英国承担起组织和联络“考文垂”全体官兵家属的职责,相互沟通信息,组织各种家属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官兵家属。如,谢菲尔德被击沉后,英军家属都很恐慌,作为对家属的“危机公关”的一部分,D和其他舰长的妻子都被普利茅斯基地的司令召集开了个会,布置了任务,然后分头写了一份说明情况和安慰家属的信,复制发送给各自所在战舰的全体家属。不仅如此,还在下一个周日组织了一次茶话会,所有家属都能参加,分担忧虑,寻求支持,由海军官员和牧师再做一些帮助。总是,舰长妻子需要负责照顾所有舰员家属,尤其在“考文垂”号被击沉的消息传来,舰长妻子一方面要压抑住自己对丈夫生死未卜的痛苦,还要保持与官兵家属的沟通,帮助他们。这也是海军传统。

抛弃繁文缛节:皇家海军也有很多繁杂的行政工作。如人事福利、培训、纪律、演习考核、总结报告、安全检查、各种来往公文。但进入战争状态后,都停止了。舰长只关心作战和生存问题。也有不识相的,如战争期间“考文垂”舰长收到来自英国国防部一位官员的信,询问集体餐厅一批新式椅子的使用情况。当然这封信被舰长直接扔进垃圾桶。

辅助船队功不可没:为支援特混舰队在英里外的南太平洋的作战,单靠海军自己的辅助船只是远远不够的,皇家海军此前建立的军民结合的“辅助船队”制度功不可没。主要由50艘“征调商船”和“协议建造的平战结合的商船”构成。军方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前者平时要接受国防部的控制,使得他们的船员接受过相关训练,而后者还在设计上考虑了支援作战的特点,才能被紧急动员,在海上为皇家海军战舰提供燃料、食品、物资和弹药补给,包括医疗、维修等服务。如“大西洋运输者”就是协议建造船,能迅速改造成搭载直升机的运输船。这种对商船船员的管理、民船的征调,也是皇家海军数百年来的传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学术峰会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qiandaiz.com/plmsjj/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