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22天美国壮游线路图

总会有刹那间灵魂的触动与感动,

这就是壮游的迷人之处。

-Oliver

一直「没工夫」对做个总结,也不想到时候没法收尾,回想起过去两手空空,毕竟懒是我在假期的一贯作风。

7月中下旬20天的美国壮游(GrandTourAmerica),可以算是我这个暑假的头等大事。来美国之前早就给自己安排好了行程上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离开每一个城市之前,把自己在这个城市的思考和感受写下来,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值得记录的东西其实远要比我想象中的要丰富。又因为暑假比较懒,不少新的感想没能及时记录在自己的日志中,时间太晚已经淡了,只好把二十天当中感触最深的三点思考整理下来。于是就出现了这篇文章。

7.4在普利茅斯寻根自治

在美国这二十天里,我感受最深的精神有二:自治和自立。其实,如果不去了解一些演变的东西,也许我面对那些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时,只会生出一个自由民主的理想罢了;而这一次「美国壮游」还是给我布置了不少惊喜,特别是在这两方面,才发现了所谓「民主自由」之外还有演变。虽然我对一些比较枯燥的历史知识不太感冒,然而就在第二天上午去到的普利茅斯的移民博物馆,看到《五月花号公约》以及登陆时期的一些遗物,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意外的收获。

在观看中我了解到,多年前,清教徒们怀着寻找「应许之地」的信念,到此建立一个宗教自由的殖民地,而生存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学会如何自己满足自己。可能《五月花号公约》只是个先例,它的制定以及之后的演变有其自然原因,而这种自下而上的自治制度不光使得登陆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变生存为生活,而且可以促使自由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自治传统也得以保留至今。带队导师Luke说,美国人之所以有一股「叛逆精神」,是因为美国人不需要一个政府也能够正常生活,而有了一个政府则可以更好地生活;政府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保障者,当政府没有尽到其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义务之时,人民便有权反抗。这其中不仅有刻在美国人骨髓之中的独立自由精神,自治传统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我突然发现这种自治生活放在学校当中也未尝不可。「在没有教师插手管理的情况下,学生如何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这个问题,在高中也一直是个困扰。《五月花号公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先例,如果能够从中吸收一些必要的经验,则至少可为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些微的改善。

7.24在弗吉尼亚邂逅涌现

「美国壮游」路上的博物馆和名人故居一直是我思考得比较多的地方。我此前对美国历史本身没有太多了解,因此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能够在名人故居当中「学到什么」,而越是当我怀着一种「感受历史」的心情去一边行走一边验证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的时候,越是能够收获一些非常独特的想法。

在弗吉尼亚的这几天便是如此。参观Jefferson故居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早在三百年前,Jefferson就开始了跨学科的研究和系统思考,并且从科学实验当中汲取经验,将自然的发展规律移植到社会中去。他非常喜欢自己的房子Monticello,因为它是自己倾注了毕生心血设计建造的,并且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心灵慰藉之所。除了嗜好阅读和记录之外,在Monticello的实验室和农田、种植园当中,为了创造一个有良好组织能力、可以自己满足自己(自立)的社区,他用植物和最新的科学技术做实验,并且不断尝试新的想法。我在读的高中——探月学院有一门自己非常看重的「Emergence(涌现)」跨学科PBL,讲的是复杂系统与合作,其核心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基本的规则(原则)与能量、信息的交换,自发组织涌现出更复杂的系统,形成有序的社会」。在美国突然看见了「Emergence」的影子,不免使我亲切之余尚有感慨:如今的我们只不过是在重走那些开启一场人类试验的博学家们走过的路,而这条路我们是决计不会白走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在Madison的墓前,导师Luke惊叹于Madison墓碑之简洁,在他埋葬之时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没有要过。我感觉这种Humble并非国父们有意所为,而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所致。在他们逝世之时已经没有什么遗憾的东西,站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顶端,达到了「无我」的境地;而不是像秦始皇一样,终其一生都在希求着安全感和威望,死后甚至还想要天下人千秋万代记住自己的「丰功伟绩」,最终留下一个使中国的社会进步停滞两千多年的统一专制政体,贻害无穷。

看完Jefferson和Madison的故居,没来得及详细阅览国父们的生平,但我发现,每一位国父都至少是个「博学家」,所谓「绅士谋国」。他们把希腊罗马经典当中最好的东西(包括民主共和等等)传承了下来并且加以推崇,以此为基础,才慢慢地演变出了现在美国的政治体制,并且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做出修正。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建国之初,国父们对和谐一致抱有极高的追求,都认为新的国家不应当有政党的存在,而事实上不同政党代表了不同民众的利益需求,因此党派竞争而不是一党专政,是民主体制、民主选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后来的历史进展也向他们证明了一个国家在分歧之中也可以存续下去,甚至这种分歧可以鼓励思辩、产生创新。

国父们的学识越是渊博,他们对本州和个人的利益之维护也就越强,制宪会议上也就无可避免地出现了思想碰撞,正如Jefferson所说:「自由怒海之上不可能没有一丝风浪。」在美国常有思想碰撞引起的激烈争论,特别是在现实条件限定之下而又没有很正确的标准答案的时候,而又是一种「伟大的妥协」使得美国的争论都能够被和平解决,不致滑向暴力或是恶性冲突。我想,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团队当中,多样性会比凝聚力更重要,因此idea的碰撞是常有的。美国没有国王,没有一个可以甚至必须听从的「权威」领导着甚至限制着人们的思想,所有人不得不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借助言论自由让他们的思想得以传播,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历史上一直在发生争论。

我又想到中国的教育。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恰恰是国内的教育环境不欢迎我去思考的,反而要以「教科书」的见解作为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来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自己的想法禁锢住、扼杀掉,长此以往,我们也只能按照某个特定的、强加的方法行事。这也无怪乎我进入高中之后很长时间内的合作当中一直出于恐惧而不敢提出自己的主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感觉总是处在团队的边缘。抑制思考,限制提问,却又想要产生创新,也许这只能是一种奢望吧。

7.3在优胜美地向往自然

乘坐期待已久的「加州和风号」来到西部之后,虽说时间比较紧,历史气息也不如东部浓,但同样也有很多值得我去感受的地方,特别是在直面自然的时候。30日下午在住宿的地方准备随行课题,偶然发现旅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用来放置食物的铁皮箱子,而供我们住宿的帆布棚屋当中却不允许食物出现。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出于条件原因以及房间整洁考虑,之后才了解到这个设计其实是出于防止猛兽袭击之目的(此处应当感谢Luke的科普)。我想,防止猛兽袭击、保证住客的方便和安全,为何不把房屋做成铁皮的?

如果这样做,人类确实能够获得安全和方便,而因发现了食物而被吸引到营地中的野生动物则会受伤甚至饿死,长此以往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因此,把小房间做成木质帆布棚屋,睡前将食物锁在屋外的铁皮箱子当中,我想其实是尽可能将对自然和对生态系统的损伤与破坏最小化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妥协」;身处自然之中,并不是想尽办法百分百地开发利用,而是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行事。中国道家长久以来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其真意恐怕也是如此。

第二天在JohnMuirTrail徒步,在一般没有栏杆且碎石遍布的山道上,感受的是人类面对原原本本、朴素无华却又生机勃勃、无可修饰的大自然时的那种脆弱与渺小。沿路上不说看不到垃圾,就是险路旁边的栏杆都没有全部安装——因为在这里,一是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均归私有,二是出于对大自然伟大生命力的尊重,没有人有这个义务帮所有过路的人安装一些尚有可能破坏大自然瑰丽风景的人造物。然而我想,换做国内,对待天地大美的如此体现,必定要倾大量人力物力,修整路面,修筑索道,安装护栏,路旁开设无数小吃店、小商品店,生怕无人问津。相比优胜美地,泰山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走在登山路上,除「十八盘」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下面的山路旁边,只要没有古迹的地方,各色各样的食店商店旅店比比皆是,引得无数走马观花者纷纷拍照留念,显不出一览众山小的自然之美,反而使得本应是仙境的地方沾了些许人间烟火气。

说在最后

二十天「美国壮游」,看遍了美国最重要的城市,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不能说有多细致,但在我看来它至少是一次独特的旅行。而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美国的民主和自由,而是演进——不断演进中的大社区和小社会,以及对生命、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宪政民主、历史古迹和老城区的文化保护、国家公园皆是如此,演变从未缺席,而鼓励、尊重演变正是一个社会愈发有序的表现。

「美国壮游」的时间比较长,去到的地方又或多或少可以让我产生一些对历史、社会与文化的思考,于是在旅程开始之前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参观之余要有一点记录,不能二十天下来什么收获也没有,最后空手而归。当然,旅程当中也有不少感想,但是这些想法往往都是相对松散的,有时甚至只能是一家之言(在这里我应当为我在路上说过的一些不当的话道歉);又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太多知识储备,没有办法形成系统并且在旅行当中对其加以验证,因此只能将那些沿途的收获留到「壮游」之后,再通过阅读反过来验证自己通过「行万里路」收获的知识和见解。

以上可以说是这次「美国壮游」当中最重要的几点反思。

....七年...

点击了解七年社群,和家长一起

开始酷酷的素质留学之路。

七年学院(泽邸)创办于8年,多年来探索基于通识教育的留美准备私塾模式,在倡导中英文阅读,户外历练(英雄之旅),深度游学(壮游世界)等方面卓有成效。先后被《第一财经日报》和美国《福布斯》杂志专题报道。『把每个教育项目都打造成教育艺术品』,七年成为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留学市场中的一个独特存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j/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