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度ldquo阿三rdquo
在中国影视作品,尤其是早期的香港电影中,经常会出现身材魁梧、蓄大胡子、包着厚厚头巾的“红头阿三”形象。以至于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只有包着头巾的大兵才是印度人该有的样子。 其实这个形象在印度人口里占比极低 (图:shutterstock)▼ 事实上,占印度人口79.8%的印度教徒多没有蓄须的习惯,而今天印度男性平均的身高也说不上魁梧。而人们之所以对印度人有这样的印象,要归因于英国殖民政府管理殖民地的一个政策:英国人为了解决殖民地兵源不足问题,和印度的锡克族合作,征发锡克士兵到各个殖民地进行治安管理。 上海公共租界锡克教巡捕 (图:Wiki)▼ 这就导致了只占印度人口2%的锡克族,成为了人们意识里的“真正印度人”。而在南亚各国纷纷独立之后,这一群所谓真正印度人,却想要独立建设一个自己的国家。 印度的战斗民族 从人种和长相上,锡克人与南亚大部分种族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高加索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兼混有蒙古人种的特点。不过如果身处印度,就很明显地能将锡克人和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锡克人终身不剃发,用厚厚的头巾包裹住自己的长发,而且人们一般见不到他们卸下头巾的样子。由于锡克教的信仰不允许他们不戴头巾示人,所以印度的法律也在一些细枝末节处对他们开了绿灯。 一辈子不在理发店消费 (图:shutterstock)▼ 比如在印度,骑摩托车戴头盔是成文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锡克教徒可以不戴。还有一条从英国殖民时代留下来的习惯,就是锡克教士兵在参军入伍的时候,可以不戴军帽,只需要在头巾的中央处别上军徽就好。 印度独立后设立的法律,很难撼动推行几百年的教规 开一条”绿色通道“也是为了社会稳定 (图:shutterstock)▼ 这个习惯延伸到了全世界各地的锡克教徒中,在加拿大服役的锡克教徒如果进入空军,还会准备一个小号压缩版的头巾,以适应飞行头盔。 印度军队中,总少不了锡克教徒的身影。尽管在印度今天13.8亿人口当中,只有多万的锡克人,属于少数民族。但是在军队和军校当中,锡克人占据了很高的比例。 很有精神的样子 (图:shutterstock)▼ 在印度军政界中身居高位的,叫“辛格”的人也非常多,包括第七任总统贾尼·辛格,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以及印度军界唯二的元帅阿贾·辛格,都是锡克人。在战场上,锡克人也是印度军中少有的硬骨头,可以说印度军队是无锡克不成军,保证了印军战斗力的底线。 曼莫汉任职期间,锡克教的极端情绪稍有缓解 但无奈,印度本质上还是印度教的天下 (左:阿贾·辛格图:Wiki)▼ 在外宣中,印度造神运动的对象也常常选择锡克人。例如在上世纪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有一位也叫辛格的锡克人投降了解放军,印度将他塑造为“民族英雄”,此后还拍了一部“抗中神剧”——《萨贝达?约金德?辛格》。 可能是表示了对锡克人的认同 鼓励更多的锡克年轻人为国效力吧▼ 夹缝中求存 锡克人自然也不是天生就会战斗,而是长久以来的历史地位,逼得他们不得不团结尚武。 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最强势的两股宗教势力。而锡克教徒则夹杂在这两大势力之间,艰难求存。 锡克教的圣地—金庙 (图:shutterstock)▼ 从地理位置上,锡克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等邦的部分土地,总体上位于印度西北部靠近巴基斯坦的边界地带。 紧挨着巴基斯坦一线▼ 锡克教作为一种民族宗教,始终只有锡克族人信奉,几乎不向外传播。今天在印度,信奉锡克教的人数不仅排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外,甚至都不及基督教的教众多。 锡克教不像佛教和基督教这种世界性宗教影响力大 在一个印度教国家,生存空间是颇为狭小的 (图:shutterstock)▼ 在历史上,锡克人长期与这两大宗教人群抗争。由于实力弱小,在民族与宗教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南亚次大陆,他们学会了团结。上文提到,锡克士兵的名字中总有一个“辛格”,这就是锡克族所有男性名字的尾缀。而且锡克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用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认同感。 在印度之外的国家,也有大量的锡克人社区 他们为同族人在国际上发声,也为独立活动提供支持 (图:shutterstock)▼ 在集体生活中,师长不仅会教授他们文化课程和民族历史,还会教授战斗的方式。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锡克人,性格倔强固执,而且刚毅果敢。 锡克民族习俗中有带钢手镯、配短剑、穿短衣裤的习惯,这都是为了随时随地准备战斗而流传的习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服饰。 这些教规习俗分别象征着神圣、清洁、决心、战斗和警觉 (图:shutterstock)▼ 这种团结一致、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不仅帮助锡克人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势力中保留下了民族与宗教的火种,也让他们在殖民时代赢得了尊重。 -年,英国殖民者对锡克人统治的旁遮普国发动两次侵略战争。战争虽然以锡克军投降、旁遮普被并入英印领地结束,但在过程中,英军伤亡近万,为历次殖民侵略战争中代价之最。 英国人用火枪大炮拿下南亚次大陆 锡克人的抵抗已经算得上是防御有果了 (图:HenryMartens/Wiki)▼ 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英国人才意识到这个民族的韧性。所以一方面征发了大量锡克士兵加入英军,为管理和开发更多殖民地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在印度社会中提升了锡克人的地位,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印度军事、政治事务中,用以打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地方势力,维护英国殖民者的统治。 至今英国军队中仍有不少锡克教徒 09年之后,排灯节每年都在唐宁街举行活动 (图:Englishseva/Wiki)▼ 当然被灭国之后,锡克人也一直有一个恢复自己国家的梦。他们想要一个真正属于锡克人的国家,这就是“卡利斯坦运动”的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影响力,在美苏的合力影响下,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离心力越来越强。年印度独立,英属印度主体一分为二,即印度与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后独立为孟加拉国)。 正是从这时开始,锡克人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锡克教国。 大众对于印巴分治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p/9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个月拿护照,颠覆移民行业传统规则,瓦努
- 下一篇文章: 官宣29所英国大学计划包机有你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