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的黄昏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后的航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上战斗中,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作为各国海军的基干力量参战,虽然她们的地位在此期间因航空力量的发展而动摇直至瓦解,但依然在很多重要的战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个战争中有三十多艘因为各种原因消失在海平线上,但在实际战斗中因这种主力舰本身使命——主炮相互攻击而直接沉没的战例却出人意料的稀少。 德国海军“俾斯麦”号与英国皇家海军“胡德”号的交战就是这当中最著名,也几乎是唯一的案例…… 今年5月27日是“俾斯麦”号沉没整整80周年。 本文藉此纪念八十年前发生在北大西洋的那一连串激烈海战,以及交战双方消逝的三千多个年轻的生命。 “俾斯麦”号 年7月1日,位于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9号干船坞内,工人们铺放下第一根龙骨板。 这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一艘巨大的战列舰将在此逐渐建成。 年2月,“俾斯麦”号下水之际,希特勒前往萨克森瓦尔德(Sachsenwald)拜访俾斯麦家族,图为一行人观看老式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模型。希特勒左侧是雷德尔,右侧是俾斯麦的孙子。 希特勒与俾斯麦的孙女 网站上拍卖的俾斯麦孙女的个人文件,其中含有“俾斯麦”号下水仪式的照片和雷德尔亲笔签署的邀请函。 “俾斯麦”号下水仪式上,舰艏上悬挂着的舰名牌。 年2月14日,基督教国家传统的“情人节”这天,希特勒、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等纳粹执政当局的一众领导人齐聚在造船厂,共同见证了一位叫多罗西娅·冯·洛温菲尔德的女士将一瓶香槟酒击碎在建造完成的舰身艏部——她是已故的“铁血宰相”冯·俾斯麦的孙女。 伴随着乐队奏响德国国歌,庞大的舰体沿轨道缓缓滑入易北河。 希特勒面对在场的数千观礼者宣布将新的战舰命名为:“俾斯麦”号(Bismarck)。同时号召这艘战舰未来的全体舰员发扬那位被人们视为“德国领航员”的卓越领导人那举世闻名的决断精神和钢铁意志。 他试图通过这一命名,将自身的政权与历史上强大、团结并且和平的年代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一种国家力量新的象征,“俾斯麦”号毫无疑问被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铁血宰相”俾斯麦 这并非是第一艘以俾斯麦命名的德国战舰。早在年就有一艘蒸汽动力轻巡洋舰被海军以此命名——那时俾斯麦还在德国首相任上。该舰一直服役到年,后转为水上兵营。 年,另一艘装甲巡洋舰被再次命名为“俾斯麦”号。这艘舰被用来保护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和航线,年返回本土后成为一艘岸防舰。一战前的“无畏舰革命”中,德国用大批新式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取代旧型舰船,该舰也随之被淘汰解体。 因此,这次下水的“俾斯麦”号是第三艘。与前两艘俾斯麦号相比,第三艘要庞大、复杂得多。虽然战舰已经下水,但此时还有很多工作尚待完成。德国海军还要再等待18个月才能正式接收并测试这艘全新的战舰。 下水仪式结束后,拖船将其拖曳到几百米外的舾装码头,开始随后的舾装。甲板上部建造、机械设备、武器系统、所有管线、配件的安装都将在此完成。这之后,她才能够真正成为一艘运行良好的现代化战列舰。 当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俾斯麦”号依旧停在码头。 码头舾装中的“俾斯麦”号 舾装中的“俾斯麦”号前部舰桥。副炮塔前面的建筑是供工人临时休息的木屋。 年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平面图。编号为9的船台就是建造“俾斯麦”号的地方。 年4月,第一批舰员到达,他们要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新战舰。 当时的“俾斯麦”号依旧是一个安装工地,但舰员们已经可以住在舰上了。 6月底,“俾斯麦”号被移动到一座干船坞安装螺旋桨推进器,另外进行舰体消磁工作。7月中旬,上述工作完成,离开干船坞。工程师们对她进行了最后测试。这时候的“俾斯麦”号已经几乎具备服役条件了,最后还剩下的工作就是将舰上各处的安装工程废料清理干净,以待交付海军。 “俾斯麦”号年完工时状态示意图 “俾斯麦”号舰徽 完工不久的“俾斯麦”号 8月24日,“俾斯麦”号被正式交付德国海军。新任命的舰长恩斯特·林德曼(ErnstLindemann)上校向舰员致辞说:“‘俾斯麦’号的士兵们,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我们美丽强大的军舰服役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随后,在他的命令下,伴着军乐队奏响国歌,海军旗升上桅杆。 “俾斯麦”号自此正式成为一艘战舰加入到德国海军的序列。 “政治问题不是靠演说、射击表演或歌舞来解决的,它只能靠铁和血来解决。”这是俾斯麦的名言,林德曼将其引用在自己的致辞中。 林德曼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指挥的这条军舰而骄傲。 “俾斯麦”号的设计排水量是吨,满载排水量最大可达吨,在体积上超过了假想敌人任何一艘战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 “俾斯麦”号为数不多的彩照之一。可见此时火控中心和主桅楼上还未安装雷达。 除了体积外,俾斯麦号的装甲防御也令人惊叹。这得益于德国发达的钢铁冶炼技术,克虏伯公司开发的新型碳化硬质钢(KCn/A)为战舰的主防护装甲提供了优质的材料。以此材质制作的装甲板明显优于当时其他国家战列舰所使用的装甲。 一些资料认为,此种钢装甲的抗弹性能相当于几年后服役的美军“依阿华”级战列舰所使用的ClassA装甲的%~%——尽管后者的大部分装甲厚度要远超前者。 值得注意的是,“俾斯麦”号的装甲防护设计、布局依然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就已经采用的基本原则——“全面防护”。 “俾斯麦”号的各部位装甲防护侧视图 舰体主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装甲带从艏楼一直延伸到后甲板——舰艏和舰艉并没有装甲带。 而装甲带在前后炮塔间的区域最厚,达到了毫米——用以保护最关键的锅炉舱和弹药库免遭水平方向攻击。 至于炮塔与指挥台的装甲最厚处也在-毫米。水平甲板的防护要稍显薄弱一些,大部分区域都是80毫米,炮塔与弹药舱附近最厚处增加到毫米。舰艏甲板的装甲最薄,仅有20毫米。 舰艉为了保护方向舵和螺旋桨推进器免遭垂直方向的打击,甲板装甲采用了毫米的防护标准。甲板装甲位于上下甲板下,在吃水线的平面上覆盖舰体,与主装甲带共同组成了一个类似箱式一样的装甲区,保护着战舰最核心的区域。 此外,舰体中的区域被设计分隔出22个水密隔舱,其中有17个位于装甲区内,相互之间都有垂直的装甲隔壁,厚度从毫米到毫米不等。 “俾斯麦”号的横截面装甲防护示意图 “俾斯麦”号的装甲总重量为吨,达到了同期各国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据了本身标准排水量的41.85%。其主要对手之一,英国海军“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装甲只占到总比重的36%。 此外,在“俾斯麦”舰体主装甲带内侧,还设计有一个防鱼雷舱,纵贯整个主装甲区,舱壁厚度为45毫米。位于舰体两侧的这条舱室又被横向隔壁分隔出许多小空间,内侧一部分用来存放燃油和淡水,外侧则是中空。一旦舰体进水,可以通过注满海水来保持舰体平衡。 “俾斯麦”号的横截面隔舱装甲设计示意图。图中红色部分是舰身装甲带。 右侧蓝色横线为吃水线位置。右下角注释是不同部位装甲钢材制造商。 这里还要特别说明,水平甲板装甲和隔舱装甲与主装甲带所使用的钢材不同,为沃坦哈德公司提供的一种钢材。 如前所述,这一传统的防护设计思路赋予了“俾斯麦”号极强的防护能力,因此也被德国宣传机构描述成一艘“永不沉没”的超级战舰。 德国海军原先的计划是为“俾斯麦”号配备电力涡轮推进系统,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和降低总重量的要求,还是采用了传统的蒸汽轮机动力。由于瓦格纳水管式锅炉稳定出色的性能,因而成为备选方案。 “俾斯麦”号装有12台布洛姆—福斯公司制造的瓦格纳水管式高压锅炉。锅炉内燃烧后产生的高压蒸汽向同样由布洛姆—福斯公司制造的柯蒂斯齿轮减速涡轮机提供动力,3个涡轮机组分别驱动舰艉的三个螺旋桨推进器。在满功率的状态下,每个机组可以产生马力的功率,但为了避免机械部件负荷过大而损坏,输出功率被限定在最大马力。 “俾斯麦”号的设计巡航速度为28节,最大航速可达30.1节。自身携带燃油吨,航速16节时最大航程可达海里。 “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塔3D示意图 “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塔3D侧视图 作为一艘战列舰,“俾斯麦”号自然也少不了拥有强大的攻击力,这也是她未来得以扬名天下的资本,毕竟一艘战舰不可能光靠强大的防御力而获得声誉。 “俾斯麦”号舰艏炮塔。从前到后分别是“安东”、“布鲁诺”。 此照片拍摄时间不晚于年12月。 战舰的设计一般来说就是在火力、防护和速度三方面寻找平衡点。设计之初,计划安装8门毫米口径的火炮,一共4座双联装炮塔。 但是很明显,这样的火力与未来对手比较无法获得足够的优势。据说希特勒也对这样的火力配置不甚满意——他总是中意于尽可能大口径的火炮。 德国海军造舰部门的主管,也是“俾斯麦”号设计监督的赫尔曼·伯克哈特博士与设计团队磋商后,还考虑用3座3联装炮塔的设计作为替代方案,但很快这项方案就被否决。因为如此一来装甲结构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需要重新测试一系列相关配置,更重要的是战舰吨位也会因此增大。 经过海军司令雷德尔的审批,决定依旧采用之前的前后各两座共4炮塔8门火炮的配置,但单门火炮的口径增加到了毫米。 “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塔侧后方。侧面的巨大突出物是10.5米测距仪的防护罩。 这种测距仪在每座主炮炮塔都有,是主火控系统的备用设备。当主火控系统 无法工作时便启用该设备。但是该设备的工作精度比主火控系统差,因此当 最后阶段的海战中主系统被击毁后,主炮便再也没有命中过敌舰。 另外,舰艏“安东”炮塔上的测距仪在40年12月被拆除,原因是那里会因为 浪花较大而使得测距仪无法正常工作。 最终,“俾斯麦”号装备的是SK-C/34型毫米主炮,SK是Schnelladekanone的缩写,意思是“快速射击”。而数字34则代表这种火炮的设计定型年代:年。 该火炮的理论射速可达13.3发每分钟,发射的弹药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穿甲弹(AP)和装备两种不同引信的高爆弹(HE)。每根炮管的预期使用寿命约为~发,超过此寿命后,便会因为磨损而降低射击精度。 每座炮塔下面都有专属的弹药舱用以储存主炮炮弹,四个主弹药舱一共可存放余枚炮弹。 “俾斯麦”号前主炮与舰桥3D示意图。图中从前往后分别是“安东”、“布鲁诺”炮塔。图中可见“安东”的测距仪已经拆除,由此可以判断该图再现的是年12月之后的状态。此外,图中可见“布鲁诺”的测距仪窗口盖已经打开。 根据德国海军长久以来的传统,主炮炮塔没有用字母或数字编号,而是有各自的名称。 从舰艏到舰艉,4座炮塔分别被命名为:“安东”、“布鲁诺”、“凯撒”、“朵拉”。 “俾斯麦”号舰艉的“朵拉”炮塔,其后是“凯撒”炮塔 “俾斯麦”号舰艉炮塔“凯撒”(左)、“朵拉”(右) “俾斯麦”号炮塔上的两门火炮间距要大于其它类型的炮塔,好处是可以降低每门火炮射击时相互干扰的风险。一旦存在这种干扰,将有可能影响炮弹的飞行路线,从而降低射击精确度。 另外,每座炮塔利用液压驱动来进行火炮的俯仰与旋转,这项工作由每座炮塔内的两个电驱动液压泵来完成。 “俾斯麦”号的炮塔下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是“安东”炮塔。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俾斯麦”号的4座炮塔都是用起重机吊装安放在有轴承的座圈之上,本身并未采取任何固定措施,因为仅仅依靠每座余吨的自重就足以使其稳如泰山了。 除此之外,还有12门毫米口径的火炮为战舰提供补充火力,这些火炮分别安装在两侧甲板的6个双联装副炮塔上。 “俾斯麦”号的防空火力由位于8个双联装炮塔内的16门毫米防空炮和16门37毫米防空速射炮,以及18门20毫米防空机关炮组成。 “俾斯麦”号中部3D示意图。图中上层建筑顶部的黑色物体是其装备的3台雷达。 强大的火力离不开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前甲板舰桥各种指挥室周围,环绕着火控站和众多观瞄测距系统,这些设备收集到的数据都会传输到一台机械计算机中,完成处理分析后再输送回各台设备。 舰上还安装了3台雷达系统,不过这些雷达的性能并不稳定,与对手英国海军的同类雷达相比要落后一些。故此,“俾斯麦”号很多时候还更多需要依赖自己的瞭望员。 “俾斯麦”号正视线图 模型再现的“俾斯麦”号舰身中部飞行弹射器 Ar-水上飞机 “俾斯麦”号舰桥烟囱3D示意图。烟囱下的斜坡状建筑就是收纳水上飞机的机库。舰上共有3座机库,两座较小的在烟囱两侧。主机库位于弹射器后面,主桅杆下,那里可以收纳两架飞机。 “俾斯麦”号还配备有4架阿拉多Ar-水上飞机,主要负责执行侦察任务。飞机起飞由舰身中部的两架液压弹射器完成,返回时先降落海中,由起重机吊装回收。 纪录片截图中的Ar-水上飞机 需要说明的是,负责驾驶维护这些飞机的飞行员和勤务人员都不是海军人员,而是从空军借调而来的。只有随机执行任务的海上观察员属于海军。 “俾斯麦”号中部建筑 这样一条巨大的战舰,又有众多的武器系统,由2名舰员完成各个部门岗位的指挥、操控,其中包括名军官。 全体舰员被分成12个大小几乎相同的部门,每个部门包括~名人员,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包括了炮兵、工程师等各类专业。 “俾斯麦”号各部门职能表 “俾斯麦”号就如同一座漂浮的城市,舰上拥有包括洗衣房、鞋匠工作室、药店、服装店、邮局、面包店等在内的众多生活设施,乃至专门供舰员写信的房间,甚至还有一个乐队练习室。 当然,更重要的是舰上还医院,并配有三名专职医生,其中资历最高的是一位外科博士。 9月14日,“俾斯麦”号驶向易北河与北海交汇的地方。当晚,她下锚靠泊的布伦斯比特尔港遭遇到英国轰炸机的袭击,舰上的防空高射炮第一次开了火。 9月28日,“俾斯麦”号又前往波罗的海,在哥德哈芬港(今波兰格丁尼亚)外海域开始了为期八周的海上测试,包括对动力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的检测与评估。 10月23日,“俾斯麦”号在第一次全速测试中轻松超过了设计要求的30节航速。 经过一系列测试演习,年轻的水手们逐渐熟悉了战舰,所有人都对她十分满意。 11月12日,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ErichRaeder)元帅上舰视察,他对看到的一切都赞誉有加。这次视察也标志着“俾斯麦”号测试评估的完成。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返回出生地布洛姆—福斯船厂的战舰又接受了一些局部的调试和改装。 此时,“俾斯麦”号已经完全具备了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12月16日,舰上大多数人员获准回家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此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圣诞假期。 此时,欧洲大陆早已经处在了连天的战火中。 “胡德”号 英国皇家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俾斯麦”号刚刚入役时,戈林正指挥德国空军对英国展开大规模空袭。德国海军的舰只、潜艇正在围攻每一艘驶往英国的轮船。 7月3日,英国皇家海军的一支舰队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港将维希法国停泊于此的舰队堵在港中,并向昔日盟友无情地射出炮弹。在这次令人唏嘘的行动中,就有“俾斯麦”号日后的对手“胡德”号的身影。 纪念米尔斯克比尔港之战的邮票 “胡德”号结构线图 “胡德”号年8月下水,年5月15日正式服役。她在当时是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战舰,加上其优美的外形,一经建造完成便引发了世界各国海军的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t/11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国小公主全名公布夏洛特middot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