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一样活着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90.html 水的姿态是最丰富的,温度决定她的形,四时幻化出她的神,沸腾成气,凝冻为冰,她可以是雾是霜是冰是云,还可以是股股山泉、潺潺小溪、滔滔江河、瀚瀚湖海,纳百川,润万物。滴水可以藏海,汇聚能够行船。 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星球,百分之七十是水,人体亦是如此,百分之七十的物质是水。婴儿在子宫里,就被羊水紧紧裹着,也许这个特性,注定每个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都能说上一段与水相生的故事。 如我,生长在湘中陋村——戴家铺子,门前有条小溪,溪畔四季盛开着三角梅,又叫梅溪。梅溪的源头是口水井,整村绕井而筑。我家老宅,被梅溪缠着,有座石拱桥,小,却有个霸气的名字——深龙桥。桥边有棵千年老树,枝繁茂盛,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树脚下堆满了坛坛罐罐,装着胎盘,红布包着,写着名字,小孩大了,会时常去看自己的胎盘,直至被大水冲走。老人说,胎盘落到水里,就成人了。铺子临水而筑,有高高的石墙,踩着青石板台阶可以下到溪边。小时候,常光着腚,脚尖点过灼热的石板,跃进水里。 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小伙伴在溪水里炸鱼。我去偷民兵营长三叔家的雷筒,套一个酒瓶,点燃,扔进水里,双手捂着耳朵,嘭的一声巨响,水花飞溅,像燕子在空中翻腾,又重重落下。水面上会浮出一层的鱼儿,翻着白白的肚皮,有巴掌大的鱿鱼,红鲤、白鳝, 每当涨水,岸边会爬出些乌龟、蟹、黄鳝,小伙伴们会拿着脸盆去捡。 也许小时候,没什么吃的,小溪成了美食的源泉,所以,这条小溪成了童年最深的记忆。 我时常会待在溪畔发痴。有次,赤脚踏溪走了许久,走出了深龙桥,又上岸,走到了邓家镇,到了县城隆回,看着这条从家乡来的溪流,汇入资江。看到满载着沙子的机动船,冒着浓烟嗒嗒而过,宽阔的江面,像垄上的稻谷。我痴想,这一江的水,又将流到哪里去? 10岁那年,我随父亲来到柳州。柳州也是依河而筑的城市,核心城区也被江水缠着。第一次见到柳江,是在火车路过铁桥时,看不到边际的江面,一行白鹭掠过,远处,一艘客船驶过水面。我就在这个被水环抱的城市居住了,小学、中学都在柳江畔度过。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去柳江游泳,一个猛子扎下去,奋臂,抬头,脚一沉,踏不到底了,惊恐着,四肢乱爬,感觉身体在一点点下沉,喝了几口江水,拼命往岸边爬,终于抓着一个石头,全身伏在上面,吐水。这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至今,我仍不敢去大江大河里游。 大学在长江边上,我站在武汉长江大桥,望着滚滚江水,一个浪接着一个浪,打向江岸,一股浓烈的腥味扑鼻而来。直到夜晚,漫天的星斗,倒映在水面上,和着霓灯闪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奔流不息的流水中,感觉自己是沧海一粟。 我工作在红水河畔,这是一座新建的城市,红水河不同其他河流,水流非常湍急,河床很深,两边都是坚硬、光滑的石头。也许这一特性,这条河盛产水冲石,有玉化了的大化石,像陶瓷一样的彩陶石,也有光滑像抽象画大师雕塑的摩尔石。河里有一种非常味美的鱼,箭鱼,全身只有背脊一根大刺,肉质鲜美。 我工作的地方来宾市,原是旱区,后建成了桂中水城,早晨,或者黄昏,我常在水畔静坐,赤脚伸进水里,感觉着流水刷脚板的快感。 水是生命之源,人是须臾也离不开水的。小到溪水畔的村庄,大到大河大江的城市,再到像上海、深圳、大连、青岛这样的滨海城市,都是依水出建。大江大河,也是故事发源地,人的命运,都离不开江河。世界上的文明,也大都以水命名,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埃及的尼罗河,这些都是文明的发源地。 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河流。“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边住。”小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从小时候的梅溪,到柳江、长江、红水河。 大人物也是一样,比如毛泽东主席,这个从湘中韶山冲走出来的伟大一生与水结缘,他家的门口,就是一口水塘。青年时代,在湘江畔橘子洲头,他写下“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长征时,四渡赤水,过金沙江、大渡河,来到黄河边上,他写下“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和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何等的潇洒豪迈。 毛主席一生与水结缘,他是游泳高手,可以在水里一动不动,可以待上一天。秋收起义前,他被两个士兵抓住,反剪手,押去请功领赏,途中,他见一口水塘,飞跑过去,一头栽入水里,凭着高超的泳技,伏在水塘里,愣是没被发现。两个士兵,只好往水里开枪,空手而去。 以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到城市江河里游泳。长江,北戴河的大海,甚至广西南宁的邕江,都留下他的身姿。他甚至想到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游泳。 毛主席的生活很简朴,唯一异于常人的,是为他在中南海修建了一个游泳池,每逢大事,思考重大决策的时候,他就喜欢跳进水里,往往会有石破天惊创意。比如,在70年代,前苏联横兵百万,用核武器,对我国进行一次外科手术似的轰炸。毛主席就游于水里,让水滋润着,他上岸后,提出了“深挖洞、广聚粮、不称霸”的九字方针,一下子化解了核威胁。 水是通灵气的,古圣人均从水里汲取到智慧。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虚实篇》 对水最推崇,感悟最深的还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水,他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帮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文学即人学。大江大河,永远是文学的主题,《静静的顿河》《额古纳河右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流》《奔腾的红水河》都是写江河两岸的人家。 我的这本书也写有江河与水,书名《脸孔》,来源于一首歌词“多少面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人生就是一条河,我们展示的面孔,就是流水。这部小说,汇集了我15年内创作的14个中短篇小说,里面有不少关于水的描写,如石漠化地区的“神秘湖”,凤凰的沱江,柳江里的运江古镇等等。当然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柳江与红水河畔。 江与河只是故事的载体,写的还是现实社会的人与事。写人的生存状态,写人被时代的车轮碾过后,痛苦的声音。一个人跌向深渊,且不知何时见底,那种下坠的过程,痛彻心扉的绝望,就是文学表达的主题。这两年来,我一直处于这种绝望中,信仰的破灭,事业陷入低谷,生命之火如风中之烛,感觉自己仿若生活在噩梦中,梦醒之后,却是一地鸡毛。人到中年,重新出发,然出发的旅途是如此的充满荆棘与痛苦,上半生的执念碎了一地,我已不再是那位在江河里发痴的少年、青年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我真的不想成为那条恶龙。 于是,重新写作。但无论如何写,我只想表达一个意思:社会就是一条河流,我们每个人只是水中的石头、鱼、水草而已,或蛰伏河底,或随波逐流,生生不息,命运无法主宰。在这条河流里,人的生存状态就像波浪一样,一开始还会有一些涟漪,还有一些浪花,但无论多高的惊涛骇浪,最终会回归平静。 唯有像水一样活着。 (年11月3日星期四于正奇书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t/12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魔鬼需要有意识的人类勾结才能行恶猎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