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海洋中的微塑料也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就如同大气中的PM2.5一样,微塑料一旦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进入海洋生物体内,最终必将走上人类餐桌,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

近日,由英国赫尔大学和赫尔约克医学院共同牵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海产品中,贻贝、牡蛎和扇贝受微塑料污染水平最高。

相关研究以“MicroplasticContaminationofSeafoodIntendedforHumanConsumpt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上。

海洋中的“PM2.5”

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RichardC.Thompson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LostatSea:WhereIsAllthePlastic?”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

微塑料的来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初级品,这类微塑料是在牙膏等家庭清洁用品、建筑材料和工业应用中,专门生产的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另一种是次级品,这类微塑料是大型塑料制品经过风吹日晒等作用,分解成碎片或机械降解为微小的颗粒状。

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万吨塑料废弃物流入海洋,这些塑料废弃物通过物理降解产生了大量的次级微塑料,这些污染物漂浮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洋中的“PM2.5”,通过呼吸或吸附在某些食物上,进入鱼类、贝类、甲壳类、哺乳类动物的体内,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微塑料中含有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增塑剂等各种化学物质,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这类物质对于水生生物存在的影响,但是对人体健康影响如何尚不确定。

无论是水生生物还是人体,想要研究微塑料带来的危害,明确掌握其含量及分布是关键。

赫尔大学和赫尔约克医学院牵头的这项研究对海产品中微塑料污染水平进行了系统审查和分析,并估计了人类每年通过食用海产品摄入的微塑料量。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赫尔约克医学院研究生EvangelosDanopoulos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完全了解微塑料对人体的全部影响,但一些早期的研究证据表明,微塑料确实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想要了解食用微塑料会对人体产生的全部影响,其关键步骤在于首先要完全确定人类摄入的微塑料水平。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们食用了多少海鲜和鱼类,并测量这些食物中的微塑料含量,来全面开展这项工作。”Danopoulos补充道。

绝大多数海鲜中均发现微塑料

研究人员选择在线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WebofScience中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索微塑料、纳米塑料、微纤维、食品污染和海产品等关键词,选取三个数据库分别自年、年和年起至年10月作为时间参考区间,检索出个出版物,经过筛选后最终选定50篇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象。

研究所涉及的动物种类包括软体类、甲壳类、鱼类和棘皮类4种动物,研究人员对检索到的研究成果进行细化分析,并对其中发现的微塑料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范围进行整理。

该研究创建了一个定制化的误差风险(riskofbias,RoB)评估工具,从研究设计、取样、分析和报告四个方面,对研究进行了标准化的系统评估。

每克软体动物中微塑料含量(MPs/g)(来源: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

每克虾类甲壳类动物中微塑料含量(MPs/g)(来源: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研究都在海鲜样品中发现了微塑料。其中,软体动物中的微塑料含量最高,每克动物中含有0-10.5个微塑料(即MPs/g),甲壳类动物含量为0.1-8.6MPs/g,鱼类含量为0-2.9MPs/g。

该研究结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a)的数据,对人类摄入这些水生生物的消耗量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每年所有种类的海产品中微塑料的摄入量可能累计高达个。同时,由于受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海鲜消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研究中最新的消费数据显示,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美国是软体动物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其次是欧洲和英国。

研究人员认为,从亚洲沿海地区采集的软体动物受污染水平最为严重,表明这些地区受塑料污染更加严重。

EvangelosDanopoulos补充说:“在肠道、肝脏等生物的各个部位都发现了微塑料。在餐桌上,牡蛎、贻贝和扇贝等海产品是整只被食用的,而大型鱼类和哺乳动物则只有部分被食用。因此,了解身体特定部位的微塑料污染情况以及人类对它们的消耗是关键。”

该研究指出需要标准化测量微塑料污染的方法,以便可以更轻松地比较不同的测量结果。研究人员表示,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数据,以了解问题在不同的海洋,海洋和水道之间如何变化。

为塑料污染治理需合力而治

当前,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年,新西兰一项题为“Futurescenariosofglobalplasticwastegenerationanddisposal”的研究中提到,预计到年,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塑料垃圾将增加两倍,达到每年1.55-2.65亿吨。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海洋塑料污染,我国在年已将海洋微塑料纳入海洋环境常规监测范围,并通过《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向公众公布监测结果。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渤海和东海监测断面海面漂浮微塑料密度分别为0.82个/立方米和0.25个/立方米。漂浮微塑料主要为线、纤维和碎片,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

无论是海洋生态系统,还是陆生生物系统,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微塑料污染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亟需通过加强监测、科学评估、社会参与、宣传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全面推进微塑料污染防治,形成全球共治的新格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c/1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