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艺术是一种具有疗愈性的媒介
年4月8日上午10点,由28位武汉人集体出镜的公共海报巨制《春》,在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开幕现场惊艳亮相。这幅海报是由中国著名艺术家赵半狄、知名策展人杜曦云共同策划,并携手为抗疫做出非凡义举、却默默无名的武汉英雄们,展开的一次公共艺术创作。海报中,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武汉人淡定微笑,自信从容,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武汉的春天来了。 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开幕现场 海报《春》亮相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巨型LED屏幕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8岁。有冲在一线的医生、护士,有口罩天使小分队的队长,有疫苗测试志愿者,有危难时刻不放弃的外卖骑手,有调遣直升机空降医护物资的企业家,医院为人们理发的造型师,有照料医务人员的酒店管理者,有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小学生等…… 他们来到武汉美术馆零号展厅,来到由毛竹窝棚、竹叶草坪、口罩吊床、小幅油画等组成的“武汉·赵半狄的小窝”中,闻着竹叶的清香,放松地席地而坐,畅快地促膝而谈,很多经历和感慨自然流淌出来,其中的热情、勇气、担当……无一不叫人动容。 海报《春》局部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艺术的慰藉》一书中写道,“现代世界认为艺术非常重要,它是一种与人生意义极为接近的东西。尽管如此,我们与艺术的邂逅却不一定都那么顺利。”对此,他认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个人身上,而是在于艺术界教导、贩卖与呈现艺术品的方式。”海报《春》是艺术家又一次对自我和传统的突破,也为人们与艺术的邂逅注入了一种现实意义。 海报《春》局部 当天下午,海报《春》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揭幕——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层的公共展示区。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斥资近40亿打造的大型高品质医疗中心,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尚未开业、就再次斥巨资进行“拆家式”改造,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点。这当中的故事更是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完。 海报《春》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层的公共展示区揭幕 参与了此次海报拍摄的护士董欢心说:“当时,我心里就一句话:17年前(年)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海报《春》局部 护士孔娟娟则在“小窝”说出了当时内心的挣扎:“我先生也参加了一线抗疫,后来又是‘疑似病例’。他不想让我上,说我们家一个人上就够了。但我还是对他说:亲爱的老公,原谅我吧,人一辈子能被祖国需要几次呢,我不想后悔,我不能退缩!我保证一定会健康回来,你也一定会平安……” 海报《春》局部 无论是行为艺术“赵半狄的小窝”,还是公共海报巨制《春》,这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作品,将人们从单向的、有距离感的观赏关系中解放出来,转而以参与者的身份、与艺术更本质的精神内核进行互动。 海报《春》局部 左下角的猫咪名叫“猪仔”,曾经是一只流浪猫 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门诊大厅,还有一件特别的公共艺术作品——“用生命书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点击作品名称深入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 这件高9.9米,宽6.57米的巨幅壁画,诞生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的时期,由陆昂女士倾力策划,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系主任唐晖教授、青年艺术家李博及其团队,并携手位参与此次抗疫的医护人员共创完成。天空般梦幻的色彩上是医生们略显稚拙的简笔图案,诉说着抗疫期间他们最朴素的心愿。 壁画实景图 面对这幅宏伟的作品,创作者之一的刘勇谋主任(呼吸科)向我们讲起自己从北京连夜赶回武汉的经历: “平时熙熙攘攘的西客站空无一人。好在京广线还开着,但也只能买到北京到岳阳的票。上车后,我找到列车长,拜托他能在武汉放下我。我说,你不能让我去岳阳再耽搁一圈啊。列车长当机立断,决定在武汉站停靠2分钟,我这才踏上了这片土地。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战友。在空无一人的站台上,我们互相道别,互相祝福,各自踏上征程……” 但令我们更在意的是,当谈到和家人离别时的情景,刘主任只用一句“这就不说了”简短带过。就像沉默深处往往更有巨响,这句“不说了”的背后,也许才是羞于表露自我的中国人心中真正需要被倾听的声音。 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之“泰康幸福有约”直播间现场 图左:刘勇谋,中:李博 在听了众多素人英雄的故事后,杜曦云感概:“人心比万物都复杂,亲身经历这场疫情后,大家才更深的认识了自己和别人。回忆往昔,有多少痛楚需要融化;展望未来,又有多少希望等在明天……” 在抗疫一周年的特殊时刻,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故事只是故事,无论听起来多么壮烈、多么叫人肃然起敬,但每个人背负的伤痛并不会平白消失。而艺术的作用之一,即是能将苦难转化为美丽,为人们心底强烈而又独特的哀伤带来慰藉,给我们以勇气,“从悲伤中抬起头来”。 海报《春》的亮相只是一个开始。今年下半年,“赵半狄的小窝”将在UiART无限艺术的策划下,来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在一个更开放的公共环境中,等待着更多人的到来。 武汉·赵半狄的小窝 武汉美术馆·零号展厅.3.28-.6.15 我们常常避免谈论艺术的工具性,以免让其听起来低下或功利。但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打破创作的形式、展示的地点,艺术出现在越来越多日常生活场景中,更自然地与人们发生着关联。推动作为一种“工具”的艺术更好发展,让它在与观众更直接的冲突中,产生更多积极影响——这已是今天我们做公共艺术不可回避的话题。 “艺术是一种具有疗愈性的媒介,能够协助引导、规诫以及抚慰艺术品的欣赏者,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后疫情时代,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让更多受伤的心灵得到治愈、让人们的灵魂获得慰藉,是人们迫切的需求对艺术的呼唤,也是艺术应当给予人们的回应。UiART无限艺术希望为人们带来更亲近、更真实、更富情感的艺术邂逅方式,以艺术的视角,造起一座包容每一个生命的“挪亚方舟”。 //海报《春》人物小传// *排名不分先后 崔敏/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 医院的管理者,亲证了泰康人医院后收治病患,每天不足3小时的睡眠,12小时的口罩,及时更新院内管理制度及防护流程,为一线的医护人员筑起保护的防线。正是她们这样的坚韧,使武汉成为了英雄之城。 董欢心孔娟娟/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护士 疫情爆发时,正在建设中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全员备战投入使用。董欢心说:“17年前(年)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而孔娟娟则在做医生的丈夫“疑似新冠”时,对丈夫说:你不要怪我,你说家里有一个上前线就够了,万一你倒了,有我在,家就不会散…可是老公,我也想跟你一样做个“白衣战士”,去抵抗肆虐的病毒,去保护我们的家!亲爱的老公,原谅我吧,人一辈子能被祖国需要几次呢,我不想后悔,我不能退缩!我保证一定会健康回来,你也一定会平安…”。 邓歌/艺术家,口罩天使小分队队长 “从4名同行,到一支多人的小分队;从第一个个案,到55家武汉市内医疗机构、上万件防护服和20万只口罩......邓歌的故事,代表了‘抗疫’以来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勇气、奉献,以及智慧,代表了朴素而伟大的‘市民精神’”。(荐见美学) 付晓明/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志愿者 负责公司内部组建车队及数千平米的仓库,运用长江商学院校医院和募集平台搭建快速通道,高效配送抗疫物资累计余吨,充分发挥了捐赠方“战疫”桥头堡的作用。 方华/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志愿者 迅速建立了全球华科校友的捐赠平台及物流平台,募集资金及物品超过3亿元。发起华科“战疫爱心酒店”专项项目,用于同济,协和医护人员食宿后勤保障。组织在汉的企业家捐助厂房,学校宿医院及隔离点二十余万方。组织病人搜救小组,为近位病人安排救治。 潘杨/美联德玛假日物业管理公司客服助理 疫情高发期为孕妇买药送药,并全程在心理上给予孕妇呵护。安抚惶恐中的外籍人士,安排他们及时就医。 杜亨王子宁/美联假日酒店前厅部副经理 许瑞亮刘鸣/美联假日酒店保安部副经理 接待及安排协和一线医护人员在酒店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及时解决医护人员的生活需求,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超负荷地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张力/武医院院长 在医疗物资极度紧缺时,医院的救护车募集和运送了3吨多的酒精及防护服给一线的医生。在照顾病重母亲的同时为管辖的金桥社区一万多名群众和50多位新冠病人提供心理及医疗的援助。 索焱/武钢集团退休干部 海报中的长者,发动全家人包括孩子捐款,因抗体呈阳性想捐血被家人阻止。 黄睿/武汉文创会创始会长 刘思思/武汉文创会秘书长 带领武汉文创会的多位会员们进行了长达百天的抗疫战斗,率先打通民间捐赠的绿色通道,率先破局捐赠物资仓储、转运难题,率先调用直升飞机“直投”捐赠医疗物资。总价值近1亿7千万。同时拍摄战疫主题图片张,拍摄抗疫主题小视频个。不仅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同时抚慰和鼓舞了广大市民的信心。他们是武汉市民抗疫的中坚力量。 李静/东田造型(武汉)公司造型师 身为为各大时尚秀场的模特们设计及制作炫目形象的造型师,疫情期间,他帮助老人运送生活用品,帮医护人员取送外卖。而最为危险的,医院为医护及病患剪发,即使医生说剪发可能比医生面临更大的危险。虽然害怕却也竭力去帮助他人的武汉人,正是疫情期间闪光的普通市民。 陈国玺/医院医生 陈欣/医院护士 陈佳奕8岁 全国最美抗疫家庭。陈国玺医生年下半年刚援藏归来,年1月6日上班后就支援到发热门诊,后又因工作需要调到ICU重症监护室支援。陈欣是手术室护士,年1月20日因工作需要支援到pccm隔离病房。他们是许多一线医护的代表,是抗疫前线的战士,他们是白衣天使。 刘灵灵/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学生 作为零零后的年轻一代,因为喜欢鲁迅的名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她积极参与到为医护人员提供交通护送的义举中,克服各种困难,还曾护送建设火神山的工人。 程逸飞/纪录片导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首部百集纪录片《武汉日记:决战江城之巅》导演。每天早出晚归,出入最危险最需要被记录的地方拍摄,永远在离“危险”最近的距离留下了珍贵的镜头,通过这样每天及时发往海外的纪录片,使得海外大量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jj/9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国人为什么去美洲殖民
- 下一篇文章: 写在上民粹主义与政治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