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4936.html

作者:Tony

排版:Elaine

公号:我的新西兰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接上集:婚纱瀑布

皮龙亚狂想曲(5)

早上醒来,天空比昨日略为清澈。

我们到拉格伦镇上逛街。考古来看年前后就有毛利人在当地生活过,欧洲人最早踏入这块土地是年,卫斯理传教士詹姆斯(James)和玛丽·沃利斯(MaryWallis)来到这里定居并受到了当地毛利人的欢迎。

但拉格伦Raglan这个词不是毛利语,而是英语。年代中期当地酋长WiremuNeeraTeAwaitaia大量出售土地,从那以后当地欧洲人口显著上升。年为了纪念指挥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国军官菲茨罗.伊萨默塞特(FitzroySomerset),他也是第一个拉格伦勋爵,这个海港城市被命名为Raglan。今天这里人口的75%以上都是欧裔,所以拉格伦是一个殖民地风格浓厚的城市。

小镇在我们昨天停留的河畔儿童游乐场对面,中间有一个桥方便行人和自行车通过。从镇上隔着小内湾也能看到皮龙亚山,比起昨天昏黄的天空,今天终于有了蓝天白云。

拉格伦因为特殊的地形,和新普利茅斯(Newpolymouth)一样都有着冲浪爱好者梦想中的完美左手浪。这个城市还因为拍摄过两部和冲浪有关的电影而闻名,所以行走其间不少角落都透露着和冲浪有关的各种元素,总在不经意间露出来。

这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每个商铺都认真的打点自己内内外外每个角落。材料不见得有啥高档,有些就是个铁皮瓦刷上油漆,但难得的是用心。情趣这种东西就是需要心境和时间,你每天去琢磨才能有精致。如果一群邻居们都这样,那这个小镇就变得有趣了。

拉格伦有个博物馆,和i-site在一起。我们进来时也有几个游客来这里拿一些免费的旅游信息。新西兰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这样的i-site,方便游客自助旅行,在这里询问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实用的当地信息和推荐。

我们在博物馆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因为要$2门票,所以进来的人不多。带着孩子们逛了一圈,上下两层楼,就这样的镇来说这个博物馆算比较大了。从展出文物来看有四大主题,毛利历史和石器,原住民运动,冲浪,殖民时期文化。

在展厅角落有一个几十年前的小学课桌,书本和试卷。桌子的样式让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似乎也是这样的,两个人一排,长长的一列,都是这样。桌上有几张试卷,我拿起一张看了一下,挺有意思的两个句子。

Nothingismorepowerfulthancustomorhabit.

没有什么比风俗和习惯更有影响力。

Inourleisurewerevealwhatkindofpeopleweare.

娱乐生活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这两句话都是能让人思考很多的名言,我记得初中时家里有本《名人名言》里有过这两句话。试卷标注的出处引自Ovid,奥维德,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我查了一下全名是PubliusOvidiusNaso(普布利维斯.奥维修斯.纳索)。至于这两句话出自他哪个作品,我读书太少并不清楚,不过知道两句话的出处也算学习了。

出来博物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们就带孩子去图书馆了,这是消遣最好的地方。在孩子们安静看书的时候,一本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它正好就有一个完整的章节提到了毛利巨舟,包括Tainui。但它的故事和我以前的想象差别极大,纠正了我诸多的认知错误。

首先,它第一次登陆的地点并不在西海岸,而是东海岸的霍克斯湾东角,也就是上图里面左下角的第一个箭头位置。想想毛利人是从波利尼西亚过来,风向和洋流大抵和库克船长差不多,所以大概率会在新西兰的最东面遇到陆地。

毛利传说的记载非常详细,首领Hoturoa在做了祭奠仪式感谢神对他们这次跨越大洋伟大航海的保佑后选择继续北上,他们的第二个登陆点非常巧的是和库克船长第二站重合,同样是水星湾畔的Whitianga。

在这里休整后,他们绕过了科罗曼多半岛到达了今天的奥克兰,并进入了Tamaki湾并在这里登陆。他们应该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从记载来看,一位部落的巫师独自穿过那时的森林到达了Manukau湾,他发现了那边还有一片无边无垠的大海。

这个极富探索精神的部落将他们的巨舟Tainui抬过了新西兰北岛最窄的地方,完成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快捷穿越。从这里他们开始继续北上探索西海岸最远到达Kaipara湾,就是奥克兰西区最北角SouthHead过去的大海湾,随后他们掉头南下。

沿途他们停留了Raglan,Aotea,Kawhia,最南到达了新普利茅斯北部的两个小河入海口Mokau和Mohakatino,在完成了所有这些探索后,他们最终北归将这条大船停在了Kawhia并最终将其埋在那里。下图是我制作的这次绕岛航行的停靠地图,黄色为东海岸停靠点,红色为西海岸停靠点,白色为最后埋船的地方。

他们为什么最后选择在这里,书里没有答案,我查阅了很多网上资料,也没有。但有一个有趣的信息,那就是这条船并不是简单路过这些地方,而是在这些停留点都有放下船员在当地生活。换句话说,他们在一边探索这块新大陆,一边跑马圈地划地盘。欧洲人在奥克兰定居时需要谋求Tainui的保护,因为他们占据奥克兰是从数百年前的那次航海就开始的。

那是怎样的一条巨舟啊?能够容纳这么多的船员?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回到年前去看了,从早期欧洲人的绘画(上图)能看到这些毛利Waka大概能坐40-60人,但这是在新西兰近岸用的人力浆划巨舟。他们的祖先更大可能是乘坐带三角帆的双体帆船来的,船体能够承载的人数应该会更少。

所以,我猜测Tainui也许只是这个部落最大的那条旗舰的名字。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船跟随着它一起跨越大洋,随后再在各个停靠点放下了部落民众落地生根。如今这些地方的毛利部落都有着一样的口音,民俗和族谱,其他毛利部落也都尊重这些地方是Tainui部落的势力范围。

不管Tainui是一群船,还是一条大船,它都不孤独。同一时期来到新西兰的波利尼西亚Waka还有很多,Mataatua,Matahoura,Hourota,Arahura等等,这个长长的名单至少有49条有名有姓的船,每一个新西兰毛利人的祖先几乎都能追溯到某一条船。

毛利人的祖先确实是航海的能手,这么大跨度的航海,记载里只有一条巨舟沉没,那就是TeRīrino。即便是它,也是在成功抵达了南岛的Nelson后继续北上时沉入了塔斯曼海,只留下这个名字。

那是波利尼西亚人数千年波澜壮阔的航海大探索最后一站。这块陆地足够大,大到够他们的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数百年;这块陆地足够偏,再往南除了几个苦寒的亚极地小岛就是南极了。这块土地再一次出现大量帆船是-年间,来的是欧洲人。

如今Tainui衍生下来的Waikatoiwi是新西兰第四大部落,人口超过4万人,排在Ngāpuhi(12万人以上),NgātiPorou(7万人以上),NgāiTahu(5万人以上),他们占据着新西兰最肥沃的怀卡托平原。

因为我们祖先的文化太过灿烂,不少华人不太瞧得起原住民的文化。但在新西兰你不了解毛利文化就很难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现状。他们无论是从人口比例,还是掌控的资源来说都对新西兰社会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比如最近奥克兰缺水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一个争议点就是从怀卡托河取水的问题。Waikatoiwi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目前奥克兰市议会向怀卡托市议会提出的增加怀卡托河取水量的方案,不少人对Iwi的要求觉得难以理喻,但水资源的分配权是英国人和毛利祖先签订的怀唐伊条约里的一个重要分歧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里,你不能回避他。

这几天一直都在绕着皮龙亚山转,但我们一直没有真正走进这座大山。所以,明天我计划带孩子们走进皮龙亚山。因为我在那本书里还看到了关于这片土地更多的秘密,答案也许就在眼前的这座山里。

下集:雨林的世界

皮龙亚狂想曲(6)

往期文章精选

人生不易,等待时,记得看风景

移民后最残忍的事,是孤独的送机

疫情下,最后一批中国游客(全集)

澳洲山火虽猛,猛不过人心

不是政府不行,是人民一直不行

戳阅读原文新西兰旅行趣味小知识我的新西兰Tony

转发或打赏,都是我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limaosi.com/plmsdt/6807.html